-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板鼓
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长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首领,击法甚不易”。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乐器简介
板鼓,因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又称单皮(一面蒙皮)、班鼓(过去戏班专用)。是 纳西、土家、侗、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纳西族称环鼓。流行于云南、贵州、湖北、湖南 、广西、广东、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及全国各地。
历史追溯
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于“清乐”中,那时称为“节鼓”。隋唐时期已用于隋九部乐、唐十部乐的“清乐”中,当时称为节鼓。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进展,广泛用于昆曲、京剧等地方戏曲伴奏中。清代还称搭鼓,《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噍 急,为各器之首领,击法甚不易。”
乐器构造
板鼓: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并有“单皮”〔一面蒙皮〕和“班鼓”〔过去戏班专用〕 之称,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板鼓是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用色木、桦木、槐木、桑木、榉木或柚木等硬质木料制作,由 5 块较厚木板拼合而成,鼓身直径25 厘米,但绝大局部是木质板面,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仅有 5~10 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边高9.5 厘米。鼓皮用牛皮,张紧于整个板面直到底边为止。蒙皮的鼓膛局部又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板鼓发音的凹凸,取决于鼓膛 的大小和蒙皮的松紧。为保持鼓皮的张力,所钉鼓钉较多,并在底部箍以铁圈。
主要种类
板鼓因适用的剧种不同,而在规格上有大鼓膛、中鼓膛和小鼓膛之分。小膛板鼓,中间 的鼓膛直径仅有 5 厘米,鼓中间高 11.5 厘米,鼓下口直径 23.5 厘米,发音高亢脆亮,主要用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伴奏以及器乐合奏,适用范围较广。大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 10 厘米,鼓中间高 11 厘米,鼓下口直径 24.5 厘米,发音宽亮淳厚,适于南方的十番鼓使用, 可独奏出快鼓段。中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8 厘米,鼓中间高 11.2 厘米,鼓下口直径 24 厘米,发音介于大、小膛板鼓之间,多用于越剧、陕北和山西的地方戏曲伴奏,并在器乐合奏中使用。
板鼓
板鼓分为几种,鼓面大的音低,小的音高,它们各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南方十番鼓中所用的板鼓,鼓面较大;京剧和其它一些地方戏中所用的板鼓,鼓面较小。在板鼓上,鼓心和鼓边,发音凹凸不同。演奏时用点签(用鼓签点击鼓面)和用满签(用鼓签平击鼓面)能发出 不同的声响,结合着力度的轻重,鼓点的疏密缓急,出色的鼓手,常能作出多样的变化。
演奏板鼓时,将鼓吊于木架上,使用两根藤或竹制的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 低有别,而且因使用了点箭〔用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用鼓箭平击鼓面〕,发出的音响也不同。
乐器演奏
演奏时,将板鼓空悬在系有绳子的竹制或木制的鼓架上,用两根藤或竹制鼓箭敲击,不 仅鼓心、鼓边发音凹凸有别,使用点箭(用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平击鼓面)发音也不同,有 双打(双手持箭齐打或交替滚奏) 、单打(右手执箭击鼓,左手持拍板敲击)、闷打(左箭压住鼓面,右箭打鼓面,发出闷音)等技巧。在戏曲乐队中,板鼓和拍板并用,由一人兼奏,居于 指挥和领奏地位,它还是武场的灵魂。演奏者被称为“鼓佬”、“鼓师”,以各种击鼓手势和击 音指挥乐队,又与拍板一起标志唱腔节奏,为演员的各种身材和动作伴奏,给锣鼓演奏增加 花点,衬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在民间器乐合奏十番鼓、十番锣鼓中,板鼓与同鼓(堂鼓 之一种)并用,由一人兼奏, 居领奏地位,可奏出风格迥异的鼓段。纳西族称板鼓为环鼓,
形制较京剧用小膛板鼓略小,用于纳西族洞经音乐,以单箭击奏,在合奏中通常由副指挥(纳西族称副善长)演奏。在土家族民间,用于丝弦锣鼓。在侗族民间,用于吹打乐队中。
板鼓
在戏曲乐队中,板鼓与拍板并用,由一人兼奏,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演奏者被称之为 “鼓佬”、“鼓师”。以各种击鼓手势和击音指挥乐队。又与拍板一起标志唱腔节奏,为演员的 各种身材和动作伴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衬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演奏板鼓,将鼓吊 于木架上,用两根藤或竹制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凹凸有别,使用点箭〔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平击鼓面〕发音也不同。
有双打〔双手持箭齐打或交替滚奏〕、单打〔右手持箭击鼓,左手持拍板敲击〕、闷打
〔左箭压住鼓面,右箭打鼓面,发出闷音〕等技巧。在民间器乐合奏,如“十番鼓”、“十番锣鼓”中与同鼓并用,由一人兼奏,居领奏地位。
演奏手法
静式
静式:坐姿端正,头,颈,胸,腰取直,放松,呼吸自然,目视前方。右脚蹬踏在坐椅前放置的小木登上,右膝头对准板鼓中心方向,调整好板鼓凹凸,其高度无硬性规定,大致 依据自己的肢体凹凸长短而定,只要右膝垫击部位与鼓面根本持平即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