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测量原理复习知识要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辐射源 1、试验室常用辐射源有哪几类?按产生气制每一类又可细分为哪几种? 带电粒子源 快电子源: β 衰变 内转换 俄歇电子重带电粒子源: α 衰变 自发裂变 非带电粒子源 电子辐射源:伴随衰变的辐射、湮没辐射、伴随核反响的射线、轫致辐射、特征X 射线中子源:自发裂变、放射性同位素〔α,n〕源、光致中子源、加速的带电粒子引起的反响 2、选择辐射源时,常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是什么? 答:能量,活度,半衰期。 3、252Cf 可做哪些辐射源? 答:重带点粒子源〔α 衰变和自发裂变均可〕、中子源。 其次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离损失:入射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库仑相互作用,以使靶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的方式而损失其能量 作用机制:入射带电粒子与靶原子的核外电子间的非弹性碰撞。 辐射损失:入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库仑相互作用,以辐射光子的方式损失其能量。作用机制:入射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间的非弹性碰撞。 能量歧离:单能粒子穿过肯定厚度的物质后,将不再是单能的,而发生了能量的离散;这种能量损失的统计分布,称为能量歧离。 引起能量歧离的本质是:能量损失的随机性。 射程:带电粒子沿入射方向所行径的最大距离。路程:入射粒子在物质中行径的实际轨迹长度。 入射粒子的射程:入射粒子在物质中运动时,不断损失能量,待能量耗尽就停留在物质中, 它沿原来入射方向所穿过的最大距离,称为入射粒子在该物质中的射程。 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 1、主要为电离能量损失 2、单位路径上有屡次作用——单位路径上会产生很多离子对 3、每次碰撞损失能量少 4、运动径迹近似为直线 5、在全部材料中的射程均很短 电离损失: ? dE ? 4πz2e4 辐射损失: ? dE ? z2 E ? - ? = NZB ?? ? ? NZ 2 ? dx ?  ion m v2 0 ? dx ? m2 rad 快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 S 1、电离能量损失和辐射能量损失 1 ? rad m2 S ? E rad 2、单位路径上较少相互作用——单位路径上产生较少的离子对 3、每次碰撞损失能量大 4、路径不是直线,散射大 S ? NZ2 rad ?dE/dx ? ?dE/dx ?rad ion ? E ? Z 800 带电粒子在靶物质中的慢化: 电离损失-带电粒子与靶物质原子中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过程。 辐射损失-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过程。 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弹性碰撞 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弹性碰撞 即轫致辐射: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受物质原子核的库仑作用,其速度和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会伴随放射电磁波。 电子的散射与反散射: 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库仑场作用时,只转变运动方向,而不辐射能量的过程称为弹性散射。由于电子质量小,因而散射的角度可以很大,而且会发生屡次散射,最终偏离原来的运动方 向,电子沿其入射方向发生大角度偏转,称为反散射。 反散射系数: I ? I ? ? 0 I 0 MaE M a E R Mc2kc 2E阻挡时间: T ? R ? R R Mc2 kc 2E v kv 正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特点: T ? 1.2 ?10?7 R 正电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能量损失机制和电子一样。湮没,放出? 光子,或者,它与一个电子结合成正电子素,然后再湮没,放出? 光子。 湮没辐射:正电子湮没放出光子的过程。湮没光子:正电子湮没时放出的光子。 两个湮没光子的能量一样,各等于 0.511MeV ?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特点: ? 光子是通过次级粒子与物质的原子核或原子核外电子作用,一旦光子与物质发生作用,光子或者消逝或者受到散射而损失能量,同时产生次电子;产生次级粒子主要的方式有三种, 即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光电效应: ? 射线(光子)与物质原子中束缚电子作用,把全部能量转移给某个束缚电子,使之放射出去光电效应主要发生在原子中结合的最紧的K 层电子上。 光电子能量为:E = hv - B e i 光电截面: ? ? 5 ? σ = 8 σ = 8 π ? th 3 ? e 2 ?2 ? m c 2 ? ? 0  ?k 为 k 层光电截面 ? m c 2 ?7 2 ? 1 ?72 h? ?? m c 2 ? ? ?32?1 ? 4 ? 2 2 0 ? Z 5? ? Z 5 ? ? 0 k ? h? ? th ? h? ? ? ? h? ??m c2 0 ? 1.5? 4 m c 2 0 Z 5? ? Z 5 ? ? Z 5 ?1k h? th ? 1 h? ph 光电效应: ? ? Z 5 hv ? ? ? 电子对效应: ? 康普顿散射: ? ph? Z ph c? Z 2 c p 低能、高Z,光电效

文档评论(0)

156****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