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第1页/共22页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概述: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症,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给人以及相互传播的感染症,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可能形成流行。第2页/共22页
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1、人——病人,病原携带者2、动物——由动物传给人的传染性疾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也称人畜共患疾病。流行特征:①该疾病在人群中流行多呈散发性, 有的可造成人传人的大流行 ②大多有较明显的地区分布 ③有些有明显的季节性 ④该类疾病的病原体多种多样第3页/共22页
病人——重要的传染源(1)潜伏期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这一段时间。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a、影响流行特征(短—爆发型) b、判断受感染时间 c、确定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时限 d、确定预防接种时间及效果 e、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2)临床症状期:是最主要的传染源(3)恢复期: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作为传染源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各期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及排出量和频度传染源第4页/共22页
?病原携带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 但排除病原体(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3)健康病原携带者 一般是隐性感染的结果(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凡携带病原超过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在恢复期作病原学检查,连续3次以上均阴性,才视 为携带状态消除。它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取决于其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携带时间、携带者的职业、生活环境、卫生习惯等传染源第5页/共22页
动物源性传染病分类举例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播给人,在人间不会传播)森林脑炎、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以人类为主的人畜共患病人型结核、阿米巴痢疾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血吸虫病真性人畜共患病牛、猪绦虫病传染源第6页/共22页
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一)经空气传播 1、飞沫传播 2、尘埃传播 如:结核杆菌,炭疽芽孢大飞沫(100um以上)很快降落;小飞沫(15~100um)悬浮时间较长,传播疾病,如:流脑,流感,百日咳表面水份蒸发飞沫核大的飞沫和痰、唾液以及病人的排泄物污染地面混入尘土而成尘埃第7页/共22页
传播途径(二)经水传播 1、经饮用水传播—霍乱、伤寒、菌痢、甲肝 2、经疫水传播—血吸虫、钩端螺旋体病(三)经食物传播—所有的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四)接触传播 直接~:性病、狂犬病、鼠咬热 间接~第8页/共22页
传播途径(五)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1、机械携带传播:伤寒、菌痢; 2、生物性传播(仅有吸血节肢动物引起) 如:鼠疫、乙脑、疟疾等。(六)经土壤传播:蛔虫,破伤风杆菌等(七)医源性传播(器械污染;药品和生物制品污染;输血或血液制品导致的传播) 经胎盘传播:乙肝,AIDS,风疹 (八)垂直传播:上行性传播:葡萄 球菌,白色念珠菌 分娩引起的传播 :淋球菌,疱疹病毒第9页/共22页
传播途径不同传播途径引起的疾病有不同的流行特征,因此在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可以通过研究其流行特征来寻找传播途径和传播因素,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参照教材,比较各种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思考该特征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的意义。第10页/共22页
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一)人群易感性与传染病流行的关系 易感性高,传染病易于发生和传播,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大;反之,流行的可能性小。(二)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升高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降低人群易感性的因素①新生儿增加;②易感人口迁入③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④免疫人口的迁出或死亡①计划免疫②传染病流行后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力③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骨性关节炎的诊治.pptx
-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1.pptx
- 三年级科学下册叶和花苏教版.pptx
- 管理的基本方法.pptx
- 苏州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财务知识培训.pptx
- 美克尔憩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pptx
- 生物学①必修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pptx
-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lxy.pptx
- 食品接触材料卫生安全要求方邢有.pptx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