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AFP、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docx

AFP、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 F P 、 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 总 5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依据需求调整适宜字体及大小-- 3 一、监测目的 AFP 监测要点及指标 1、准时觉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实行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准时觉察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及其循环,实行措施掌握病毒进一步传 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觉察薄弱环节。 4、监测脊灰变异状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供给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 〔一〕急性缓和性麻痹〔AFP〕病例:全部 15 以下消灭急性缓和性麻痹病症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 AFP 病例。 AFP 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逝 〔二〕常见的 AFP 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缘由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缘由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缘由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三、监测内容 〔一〕AFP 病例报告 1、病例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气构 2、病例报告人员: 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气构工作的医务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气构要建立 AFP 报告首诊负责制,各医疗单位的内科、儿科主任是 AFP 报告的重要治理者和责任人。 3、病例报告时限及承受报告的单位: 城市 12 小时,农村 24 小时报县级疾控中心,现已开通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应在当天进展网络直报,以便疾控机构准时开展各个案调查及信息录入,承受报告的单位为县级疾控中心。 〔二〕主动监测 1、医疗机构主动监测 由医疗机构设专人〔预防保健科〕对本单位的儿科、神经内科〔内科〕的门诊、病房的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进展主动搜寻,觉察 AFP 病例准时报告,主动搜寻应每旬开展一次,并填写主动监测记录表。 2、疾控机构主动监测 由疾控机构设专人到辖区哨点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传染科开展主动监测, 应每旬开展一次。 3、主动监测搜寻病例的困难 14 种 AFP 病例疾病中,最常见的是格林巴林综合征〔GBS〕、各种脊髓炎、重症肌无力、低血钾、肢体运动障碍、肢体麻痹和肢体乏力等,但在乡镇医院、县级医院由于软硬件条件所限,对局部 AFP 病例很难做出明确诊断。 4、主动监测搜寻实行的策略 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消灭“肢体运动障碍、肢体麻痹、肢体乏力待查 等”,描述模糊诊断并符合 AFP 诊断要点的病例都要按 AFP 病例上报,待上级机构专业人员进展确诊或排解,报告原则是“宁错勿漏”。 〔三〕病例调查 接到 AFP 病例报告后,县级疾控机构应在 48 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在临床医生协作下,具体填写“个案调查表”并在完成调查后的 48 小时内录入 AFP 专病监测信息报告治理系统。 〔四〕AFP 病例随访 1、在麻痹发生 60 天后,由县或市级疾控机构随访,随访必需要见到病例本人,建议随访者为对该病例进展过调查的人员。 2、随访时要填写“AFP 病例麻痹随访表”,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准时〔麻痹 75 天内〕上报市、省级疾控机构。 3、在病例首诊进展个案调查时没有明确临床诊断的病例,力求在随访时能够得出明确诊断,以补充个案资料。 〔五〕AFP 病例标本的采集 对全部 AFP 病例应实行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别。标本的采集要求是:在麻痹消灭后 14 内采集,两份标本至少间隔 24 小时,每份标本重量≧ 5 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 〔六〕 AFP 病例标本运送 1、标本采集后要在 7 天内送达省级脊灰试验室,标本应冷藏运送,在送达省级试验室时带冰且包装完整。标本的运送要符合国家对标本的有关要求。 2、采集的标本应有完整的登记资料,一并送达省脊灰试验室,标本标签等级要清楚,标本送检工程要填写完整。 四、监测系统评价指标 1、监测的敏感性 —15 岁以下儿童非脊灰 AFP 病例报揭露病率≧1/ 10 万。 2、监测的准时性 —AFP 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准时率≧80% —AFP 病例报告后 48 小时内调查准时率≧80% —AFP 病例 14 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80% —AFP 病例麻痹 75 天内随访准时率≧80% 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 一、监测目的 〔一〕准时觉察麻疹病例,实行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掌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济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E3QQ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