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一层的细胞附着在被吸收的有机体分子营养最丰富的表面上。 细菌分泌一种胶状多糖物质将其固定在表面上,使之能吸收水中携带的营养。 多糖物质以多层粘性物(“静态池”)将每一个细菌包裹起来,使之不受破坏性水流的影响。 形成机理(2) 生物膜基质还起到杀菌剂屏障的作用,使得细菌种群不受限制地生长。 细菌开始生长并分裂,相互间发出重组信号。它们自行排列成柱状和蘑菇构状,全部由输送食物、排泄废物的弯曲通道连接,从而形成有着自身防御和通信系统的群落。 形成机理(3) 生物膜形成原因人为过失比率高达30-55% 对内镜清洗、消毒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而人力资源和设备的投入不足。 (认识与观念) 操作者缺乏对内镜专业技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导致洗消流程错误。 (缺乏专业培训) 操作者责任性不强,导致洗消流程任意缺省。 (监管力度不够) 生物膜的危害性 SGNA规范关于生物膜危害描述 生物膜 不仅代表能脱离和污染患者的病原菌的储藏所,而且代表了可能是进入循环的内毒素的源泉(Bisset,2006)。 如果在消毒之前没有彻底清洗的话,仅使用有效的杀菌剂是不够的(Marion,2006)。 及时有效的清洗过程是对付生物膜形成的最好防御措施。 研究证明 生物膜可以在多种疾病中造成严重的危害(例:肾结石、慢性耳部及尿道感染、牙周病、内镜检查中等) 。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CDC)研究认为:各种人类细菌感染当中有65%是由生物膜引起的。 每年接受导管和支架治疗的患者当中有5%的患者受器械上生长的细菌生物膜严重感染。 研究认为 对于复杂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而言,生物膜是一个现实而普遍的问题 生物膜可以成为传播感染的载体 生物膜一般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尽管足够多数量的生物膜也能用肉眼观察到),因此复杂器械中的生物膜很难被检测到,应当假设生物膜是存在的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内镜诊疗感染案例 ERCP诊疗: ◆ 2010年前我省二家医院内镜中心有4例患者行ERCP操作后发生严重的绿脓杆菌感染事件,其中二例患者死亡。 ◆2007年,美国一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1977-2006):收集21个前瞻性研究,16,855接受ERCP患者,ERCP促使的并发症总共1,154(6.85%),感染患者242例(1.44%)。 ◆2010年,法国报道一家医院在2008年12月-2009年8月期间发现16例ERCP术后患者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 (ESBL)感染。 INDIAN JOURNAL OFGASTROENTEROLOGY ,2005, VOL 24; NUMB 3, pages 132 Am J Gastroenterol. 2007 Aug;102(8):1781-8. Endoscopy. 2010 Nov;42(11):895-9. 内镜诊疗引起的感染(1) ◆在内窥镜传染各种各样的沙门菌(伤寒菌,鼠伤寒菌等)。大部分的感染事例的原因是:曾使用了低效消毒剂。 ◆ 3个白血病患者绿脓杆菌感染。接受活检的2个患者死亡这个事例的原因是:内窥镜检查室被绿脓杆菌所污染。 ◆ 用同样的大肠内窥镜接受检查。2个HCV阴性的患者患了肝炎。3个患者的血清中都有同型的丙型肝炎病毒RNA因子。这个事例的原因是:因为使用了未经灭菌的活检钳子。 2006年选自日本自 治 医 科 大 学报道 内镜诊疗引起的感染(2) 支气管镜检查: ◆ 1997年,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Michele TM等人报道因支气管镜检查而传播结核分支杆菌: 某一个肺癌病人在做支气管镜检查6个月后,患了肺结核(TB)。其确定原因是他使用了一个在2天前做过同一支气管镜检查的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