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东铀成矿带连山关地区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弹性切割带是岩石在弹性作用下发生连续变形的狭窄线性变形带。这是地壳中最重要的构造类型。韧性剪切变形作用控制和影响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是研究地壳深部构造变形机制及变形环境的重要对象,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构造运动形式,对于矿床形成及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其与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
韧性剪切作用与铀矿化关系也十分紧密。在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环境下,铀元素的活化、迁移和沉淀过程与脆-韧性剪切带紧密相关(
辽吉古元古活动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带内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有铀、金、银、铁、铜、铅、锌、钴等金属矿以及硼矿、菱镁矿、岫玉和滑石矿等非金属矿产,区域成矿作用可能与裂谷演化关系密切(
近几年,随着连山关地区铀矿勘查进展,发现已知铀矿床(点)均分布在连山关花岗杂岩体与辽河群接触带附近,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前人对连山关地区铀矿成因、年代学、地球化学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构造控矿规律仍不清楚,特别是剪切带控矿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导致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不深入。鉴于此,本文以连山关岩体周缘韧性剪切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运动学、几何学构造变形机制及与铀成矿的关系,进而填补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以期完善本区铀成矿模式,对今后该区铀矿找矿工作提出新的思路。
1 混合花岗杂岩体
华北克拉通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拥有38亿年的演化历史,与其它克拉通相比,其构造演化更加复杂,几乎记录了地球早期演化过程中所有的重大构造事件,包括陆壳形成与增生、板块构造初始活动、超大陆聚合与裂解以及全球大氧化事件(
研究区位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带北缘,主体构造格架为一轴向北西西向的短轴背斜,核部为太古宙混合花岗杂岩体,翼部为古元古界辽河群沉积变质岩系所覆(图1b)。区内主要出露太古宙结晶基底、太古宇鞍山群和古元古界辽河群沉积变质岩系,同时伴有少量的古元古代基性岩墙群。其中,鞍山群呈残留体赋存于混合花岗杂岩体中,区内仅有茨沟组及大峪沟组分布;辽河群在区内分布广泛、出露完整、韵律明显,构成一巨大沉积旋回,共出露5个岩组,从下往上依次为:浪子山组,为碎屑岩-黏土质岩建造;里尔峪组,为酸性岩-火山岩建造;高家峪组,为黏土质-半黏土质建造及碳酸盐建造;大石桥组,为碳酸盐建造;盖县组,为碎屑岩建造。
研究区构造发育,包括脆性断裂和韧性剪切带,前者主要有NW向、近EW向断裂组与NE向、NNE向断裂组,发育在辽河群及岩体接触带附近;后者主要发育在连山关岩体南带与辽河群不整合面,呈现糜棱岩、片理化带。研究区侵入岩主要包括太古宙和古元古代两个演化时期。太古宙岩体以连山关混合花岗杂岩体为代表,该混合花岗杂岩体西起弓长岭、东至草河城,呈近东西向分布,岩体长40km,宽7~10km,面积约320km
2 弹性切割带的变形特性
2.1 宏观变形特征
2.1.1 构造变形期(d
连山关岩体周缘均发育不同程度的韧性剪切带,岩体南缘和东北缘剪切变形发育,东、西两端构造变形相对较弱,北侧被新元古界地层覆盖(图1)。岩体南缘韧性剪切带呈NWW向展布,长37km、宽1.5km,总体表现为强弱不同的变形特征,既发育挤压褶皱又发育右行走滑剪切变形,从西到东与辽河群浪子山组地层的接触关系均为构造接触,原始的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几乎被改造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带(),仅在岩体的西缘变形较弱的区域内,还能见有代表不整合关系的底砾岩存在。关于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点详细描述如下。
岩体西缘连山关岩体和上部辽河群之间变形非常弱,保留有很好的原生构造,在三道岭(图1b
后期的构造变形主要发育在不整合面之上的浪子山组片岩中,这主要是因为接触带以花岗质砂砾岩为主,能干性强,在后期变形中不容易发生滑动;而上面的片岩比较软,能干性弱,易于发生构造变形。在浪子山片岩中发育有顺层剪切变形,剪切面倾角一般为45°~55°之间,根据挤压透镜体和眼球构造的排列形式,可以确定其剪切滑动方向指向北西(图2b),整体反映连山关岩体隆升,上覆浪子山组地层向北西一侧滑脱的变形特征。
岩体南缘构造变形比较强烈,既有挤压褶皱又发育右行走滑剪切变形。岩体南缘从西到东与辽河群浪子山组地层的接触关系都为构造接触,原始的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已经被改造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带。从接触带产状上看韧性剪切带的西段产状相对较缓,为200°~225°∠35°~55°;中段产状变陡,为162°~190°∠65°~88°;东段产状又相对变缓,约为150°~158°∠30°~50°(图1b),这说明岩体南缘东西两端和中部相比变形相对较弱,反映南缘中部遭受的来自南部的挤压应力相对较强,使接触带和上覆辽河群地层都发生褶皱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