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熔喷聚丙烯杀菌防护材料的制备及过滤性能研究.docxVIP

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熔喷聚丙烯杀菌防护材料的制备及过滤性能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熔喷聚丙烯杀菌防护材料的制备及过滤性能研究 0 气凝胶材料的特性 目前,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深入,预防病毒扩散并建立在国家战略储备体系之上的必要设备——口罩。导致目前市场上口罩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一是普通口罩的过滤性能较差,民众普遍选择N95型口罩作为外出自身防护的首选装备;二是目前的口罩可重复使用性能较差,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使用两三次后即无法佩戴。因此,亟待制备一种既能在N95型口罩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过滤效率,又能多次重复使用且具备相应杀菌效果的新型材料,以保证能够科学规范地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 通常,“95”“99”和“100”是指用0.3μm颗粒进行测试时的过滤效率水平,“95”表示过滤效率在95%以上,“99”表示过滤效率在99%以上,“100”表示过滤效率在99.7%以上。气凝胶作为一种具有完善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纳米级孔隙材料,主要通过气体置换湿溶液中的液体制备而成,气凝胶成品的孔隙率普遍高达90%以上,孔隙尺寸处于2~50 nm范围之内,孔径小于病毒分子的平均直径(300 nm),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毒及致病飞沫 气凝胶材料是一种具有纳米微孔结构的固体材料,由于其基体具有97%~98%的孔隙率,使得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等优良的天然特性,自从1931年Kistler利用硅酸钠制备成最早的Si O 气凝胶材料制备的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干燥过程将溶胶-凝胶制备过程中残留在湿凝胶基体中的液态溶剂以及未反应物料及时排除,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气凝胶材料基体内部孔洞结构完善,三维网络结构不被破坏才能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保温性能的气凝胶材料。目前较为常见的气凝胶干燥方式为传统的超临界干燥技术,该工艺的能耗高、设备昂贵且高温高压操作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安全因素较多,从而限制了二氧化硅气凝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与推广 本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聚酰亚胺或聚四氟乙烯制作的复合型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熔喷聚丙烯杀菌防护材料,在硅源中添加适量纳米级Ti O 1 实验部分 1.1 测试试剂 聚丙烯纤维,天津市泰达聚丙烯有限公司提供;二氧化硅(Si O 1.2 测试设备 本课题在材料制备和测试中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如表1所示。 1.3 用硅凝胶代替聚苯乙烯材料的制备 1.3.1 聚酰胺酸盐溶液 聚酰胺酸、聚四氟乙烯、有机碱按照1∶1∶2.5的质量分数依次加入蒸馏水中,配成聚酰胺酸盐的水溶液;在聚酰胺酸盐水溶液中加入5%~20%质量分数的硝化棉醋酸乙酯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均匀搅拌并进行冰水浴处理,得到前驱体反应浆料如表2所示。 1.3.2 氧化钛粉末制备 将电气石用纳米磨机研磨成纳米粉末,分别取质量分数为1%~10%的电气石、质量分数为1%~5%的二氧化钛粉末倒入二氧化硅前驱体中,搅拌均匀后备用。在0.1 MPa压力条件下应用喷涂机将混合物喷涂在聚丙烯熔喷材料上,分别用移动速度0.2、0.4、0.8、1.2、1.6 m/s实施单面喷涂,在二氧化碳氛围下70℃干燥48 h。 1.3.3 消毒处理 在制备而成的复合性材料上利用雾化方法吸附长效抗生素,与市售棉质口罩粘合处理制备而成具有高过滤效率的口罩成品。 1.3.4 静脉钻处理 本试验采用电晕充电法,静电发生器针状电极电压8 k V,对空白材料和实验材料进行静电处理。 1.4 为硅凝胶改性聚吡咯烷合物的性能测试 1.4.1 表面形貌观察 使用导电胶将制备而成的待测气凝胶样品固定在载玻片上后,通过对其进行间歇性喷金的方式完成待测试样的表面处理,然后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 1.4.2 熔喷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将黄曲霉菌芽孢用10%淀粉溶液制备成菌悬液备用,将制备而成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熔喷聚丙烯材料裁剪成1 mm×5 mm,每个样品加0.2 m L菌液涂匀。充分振荡1~2 min,将菌体洗脱下来。作用一定时间后,放入培养皿放置在30℃,湿度80%的恒温恒湿箱中。菌液分别经12、24、48、72 h稀释后,直接读取菌群数量 1.4.3 过滤性能测试 应用美国TSI公司生产的“TSI-8130Automated Filter Testers”仪器对制备而成的防护材料样品的过滤效果进行检测,按照“TSI 8130”测试标准,采用8 V针式驻极样品测试性能,应用氯化钠气溶胶对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熔喷聚丙烯材料成品的过滤效率进行检测 1.4.4 材料拉伸测试 将制备的待测气凝胶样品充分干燥后,抽取样品单丝在电子普适拉伸实验机(LLY-06,China)上进行材料基体的拉伸测试。本次测试选择单丝拉伸夹钳间样条长为10 mm,样品拉伸速率为20 mm/min。 2 材料成品的过滤效果 图1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熔喷聚丙烯材料成品的扫描电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