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金属-内酰胺酶与亚胺培南耐药的相关性研究.docxVIP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内酰胺酶与亚胺培南耐药的相关性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内酰胺酶与亚胺培南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碳绿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加,给治疗带来了重大挑战。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表面 1.1.1 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情况 实验菌株由广州市花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6月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16株。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与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1.2 pcrma和细 仪器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M-H琼脂为广州环凯生物有限公司,亚胺培南(IPM, 10μg/片)、头孢他啶(CAZ, 30μg/片)均购自英国OXl0D公司,EDTA (100raM, 10 ul/片),PCR MIX来自广州东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物由上海英骏生物有限公司合成。 1.1.3 引用的顺序如表1所示 1.2 方法 1.2.1 -内酰胺-金属丝 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按照纸片扩散法标准操作 1.2.2 一般离子检测 采用煮沸法提取细菌DNA 1.2.3 pcr扩增体系 细菌质粒DNA的提取采用SDS碱裂解法,按照产品说明配制PCR体系,PCR循环参数为:95℃4min;94℃30 s, 55℃30 s, 72℃1 min,循环30次;72℃8 min。 1.2.4 质量控制 每周按标准严格使用质控菌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与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对实验进行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标本来源及分布 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共检测出80株,占37.03%(80/216),来源科室主要是ICU、内科及外科,分别是33例(41.25%),18例(22.5%),14例(17.5%),标本大部分来自患者痰,占61.25%(49/80),患者男54例,女26例,平均年龄77岁。 2.2 mbl菌株的确定 216株临床分离株通过双纸片协同法检出80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其中78.75%(63/80)的MBL菌株都是多药耐药菌株,甚至有18.75%(15/80)是泛耐药株。药敏试验结果中,耐药性最高的前三位是氨曲南,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耐药率都达77%以上,见表2。 2.3 携带imp基因检测 对80株MBL菌株进行IMP与VIM基因扩增,结果发现23株(28.75)携带IMP基因,9株(11.25%)被检测到有携带VIM基因,它们的长度分别是587bp与645bp。见图1、图2。其中9株携带VIM基因的菌株都对亚胺培南抗生素耐药,而87.5%的VIM与IMP基因阳性菌株都是多药耐药。 2.4 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类整合子阳性率 Ⅰ类整合子检出率却达MBL阳性菌株的82.5%(66/80),电泳图可见457bp大小目的片段,见图3。其中亚胺培南耐药菌株中Ⅰ类整合子阳性率占85.71%(48/56)。未检出SPM与GIM基因。 3 金属酶的检测 近几年,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备受临床关注,正由于金属酶能水解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甚至出现了超级细菌携带NDM-1基因金属酶,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本研究结果表明,产生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70%以上,根据中国CHINET的数据,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一般都是30%左右 检测金属酶的方法有许多,入PCR法、E-test法、三位试验、纸片增效法及纸片协同法,本文利用金属酶的特征:二价金属离子与EDTA等有机络合剂络合的关系,从而观察抑菌圈增大来判断细菌是否产生金属酶 金属酶又分为先天型和获得型,铜绿假单胞菌大部分都是获得型金属酶,有五种类基因型VIM、IMP、SPM和GIM、SIM,其中最常见的是IMP和VIM。大多数获得性金属酶位于可移动的整合子中,少数通过可移动的共同区域(cR)进行转移 由于本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较高,且其耐药率较非产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明显增高,因此,在临床用药治疗时必须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成为治疗关键。院内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的监测,同时了解其科室分布状况及药敏情况,分析耐药趋势,以便采取适当及时的有效措施控制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广泛扩散,提高治疗成功的几率。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