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下颌第三磨牙长距离近中移动后牙根吸收的研究
?
?
张建云,李贵凤,张 昆,郝 静
临床中第三磨牙常发生阻生而被拔除,但是对于第一磨牙严重龋坏或早失的正畸患者,希望通过近中移动第二、第三磨牙关闭失牙间隙,第三磨牙的健康保留则至关重要。牙根吸收是正畸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危及原本良好的矫治结果[1]。现有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正畸牙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2]。磨牙拔除病例的拔牙间隙较大,关闭间隙持续时间长,受力大。尤其第三磨牙发育较晚,有的牙根尚未发育完全,长距离近中移动是否影响其牙根发育尚不明确。本研究回顾性研究了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矫治前后下颌第三磨牙牙根长度的变化,为评价不同发育阶段的第三磨牙长距离近中移动后其牙根的吸收情况提供定量依据,为临床矫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伴有第一磨牙早失或严重龋坏的错牙合畸形患者3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30岁,平均年龄(20.43±3.91)岁,共41颗将进行近中移动的下颌第三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发育情况分为A组发育完成组(Nolla值为10,24颗)和B组未完成组(Nolla值大于7,17颗)。所有患者的曲面断层片均用同一台机器由专业技师按同一标准拍摄,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矫治。
1.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16岁,第三磨牙Nolla值大于7;②下颌第一磨牙早失或无保留价值,同侧第二、三磨牙均存在,冠根发育均无异常;③治疗前后资料完整,曲面断层片清晰;④矫治结束后第二磨牙平行于邻牙,未见明显近中倾斜;⑤矫治结束后第三磨牙萌出且建立正常咬合,牙根发育完成,未见明显近中倾斜;⑥患者面部无明显偏斜,全身状况良好,治疗期间无牙周疾病及全身系统疾病,既往未接受过正畸治疗。
排除标准:①同侧除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外仍有其他牙齿需拔除者;②治疗结束后间隙未完全关闭;③下颌第三磨牙未能正常建牙合或牙根未发育完全。
1.3 测量方法及测量项目
使用PACs软件对每位患者治疗前(T1)、治疗后(T2)的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分析,各测量项目如图1~2所示。每个项目间隔2周再次测量,所有测量工作由同一测量者完成。
测量项目见图1~2。① J-C8:C8至J线的垂直距离,代表第三磨牙牙冠近中移动的距离。数值越大表示牙冠近中移动距离越大。② J-F8:F8至J线的垂直距离,代表第三磨牙牙根近中移动的距离。数值越大表示牙根近中移动的距离越大。③ MP8:第三磨牙牙轴(8长轴)与下颌平面MP的近中夹角,代表第三磨牙牙轴的变化。数值越大表示该磨牙直立,数值变小,说明该磨牙近中倾斜。 ④ MR8:近中根尖点分别至CEJ的垂直距离,代表第三磨牙近中牙根长度。⑤ DR8:远中根尖点分别至CEJ的垂直距离,代表第三磨牙远中牙根长度。以此类推J-C7、J-F7、MP7、MR7、DR7代表第二磨牙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两组矫治前后第二、第三磨牙移动距离、牙轴变化及牙根长度进行配对t检验,对A、B两组磨牙移动距离、牙轴变化及牙根长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 果
2.1 两组总体治疗情况
32例患者共计41颗下颌磨牙均近中移动关闭拔牙间隙并建立良好咬合关系。B组Nolla值小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A组和B组的总体情况Tab.1 General situation of group A and group B
2.2 第二、第三磨牙近中移动情况比较
下颌第二、第三磨牙近中移动距离B组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磨牙牙轴及第二磨牙牙根长度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表2)。
表2 A组和B组第二、第三磨牙近中移动情况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mesial movement of mandibular molar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2.3 第三磨牙近远中牙根吸收情况
A组矫治结束后牙根变短,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B组矫治结束后,牙根明显变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牙根继续发育。矫治前A组近远中牙根长度均大于B组,但矫治结束后A组近远中牙根长度均小于B组,其中远中牙根的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
3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19岁。主诉:要求关闭失牙间隙。临床检查:53滞留,23缺失,36、46牙体缺损。曲面断层片检查:53滞留,23缺失,36、46牙根存在,38、48牙根发育2/3。治疗过程:拔除53及36、46牙根。第一期正畸治疗:排齐整平上下牙列,近中移动37、47关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综合与实践 最短路径问题(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导数解题大招--- 双变量问题之齐次换元(解析版).docx VIP
- 医疗风险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原卷版).docx VIP
- 2025年贵州省医疗结构化面试黄金50题及答案.docx VIP
- 办公楼装修工程项目管理方案.docx VIP
- 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pdf VIP
- 蝶阀专用法兰..doc VIP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2018年版(完整版).doc VIP
- 大学英语视听说3 大纲.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