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尔的跨国经营战略及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海尔集团是中国青岛的一家大型的家电制造企业,在世界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水平,海尔品牌是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海尔集团是中国最具世界竞争力的家电集团,连续多年列中国企业500强前30位。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现在海尔在欧美、中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子公司或销售网点,已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本文海外投资状况,海尔跨国发展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则,跨国发展运用的投资手段,海外子公司的建设与管理经验,最后得出海尔跨国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跨国发展战略,投资手段,管理经验,启示 一、海尔集团的创立及其现状 前身是青岛二轻局家电公司青岛电冰箱总厂的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从濒临困境起步到2005年全球营业额达到1039亿元,一跃成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成为在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二、海尔集团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状况 可以说,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张瑞敏就在为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进行准备工作。在他到青岛电冰箱总厂仅4年后,当产品在国内小有名气时,他便将企业发展的视野扩展到海外。出口创汇是必要的,这只是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就是要在国际上创造驰名品牌。 (一)海外投资状况 海尔集团从1995年起,就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经过洽谈和协商,终于在1996年2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合资生产企业——海尔莎保罗(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PT.Haier Sapporo Indonesia)。它标志着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之后,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11月,南斯拉夫海尔空调生产厂成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 以上这些不过是海尔集团海外投资事业的“牛刀小试”,而其企业国际化的真正重心则是在美国,在美国进行投资建厂。这一计划1999年将进入战略性的实施与发展阶段,即在波士顿建设设计中心,在纽约建设营销中心,在南卡罗莱那州建设制造中心。 (二)出口经营战略 从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取得300万美元出口额这一不俗战绩算起,海尔集团的出口额逐年增加。尽管从1997年起爆发了东南亚金额融危机,中国企业出口受阻,但真正类似海尔产品这样的附加值的产品受影响并不大,而且由于海尔集团出口的重点是在欧美,因此,它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 在出口地区的分布上,基本上,欧美国家占60%,日本占20%,东南亚占16%,其他地区占4%,共计87个国家(地区)。出口到欧美国家的以冰箱、空调为主,其中在美国180升以下冰箱市场份额中,海尔冰箱占到20%。截止到1998年底,海尔集团的海外经销商共有49家,经销网点11004个。 三、海尔集团跨国发展战略的成因 促成海尔集团积极向海外发展跨国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 在国内市场中,由于家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价格战在各种家电领域中,此起彼伏,愈演愈烈。海尔集团尽管作为国内家电知名品牌的生产厂家,在国内市场上占据明显优势,但它认为,正是由于有了较高市场份额,才是积极向外扩张发展跨国经营的最好时机与充要条件内在动力已经具备。 在国际市场中,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每个国家国内企业都受到了来自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部经济力量的竞争与冲击。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主宰着国际市场的发展,发展中国的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幸分一杯羹”,是它们努力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出路。海尔集团不甘心自己仅仅是中国的名牌生产企业,还希望主动打入国市场,将海尔产品在国外叫响,从国外同类产品的著名品牌中,抢得一块国际市场份额。而且,张瑞敏还认为,打入国际市场,不能仅仅依靠发展出口,还必须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建立自己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三位一体化网络,从而回避国际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和风险。1991年,海尔首次在国外(阿联酋)注册商标,紧接着,1992年4月,海尔获得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此项认证的企业,这些都为张瑞敏实现其在国际市场中创造驰名商标的设想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作为决策者来说,张瑞敏将企业发展进行战略转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实证明这一转变也是正确的。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但是海尔集团的出口创汇却比1997年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s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