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docxVIP

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 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安全事故、能源浪费和污染等问题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进步。覆盖金属结构是防止腐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自Mac Diarmid等 本文分别选用盐酸和磷酸做质子酸掺杂剂,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乳化剂和共掺杂剂, 正丁醇为助乳化剂, 采用低温慢速搅拌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一定电导率的束状聚苯胺, 并加入环氧树脂涂料中, 涂覆在Q235低碳钢上。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浸泡试验, 考察了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耐蚀性。 1 实验 1.1 化学试剂及固化剂 苯胺 (ANI, 含量99.8%, 经二次减压蒸馏后使用) 、过硫酸铵 (APS)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 、浓磷酸、浓盐酸, 上述试剂均为分析纯, 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凤凰牌环氧树脂E44, 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南亚牌固化剂593, 昆山南亚环氧树脂公司。 基材为Q235低碳钢, 用500目和800目的金相砂纸反复打磨至表面光亮, 再进行除油, 依次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 再超声洗净, 氮气吹干。 1.2 共掺杂pani粉末的制备 配制质子酸 (HCl或H 抽滤PANI溶液, 再洗涤过滤物数遍至滤液无色, 得到PANI滤饼, 在60°C下真空干燥24 h, 最后研磨, 即得共掺杂态的PANI粉末。分别用 (HCl+DBSA) -PANI和 (H 1.3 环氧树脂涂层 将环氧树脂与正丁醇按质量比3∶1混合均匀, 再加入占体系质量分数1%的共掺杂态PANI粉末, 充分搅拌1 h, 超声10 min, 再按m (环氧树脂) ∶m (固化剂) =3∶1加入固化剂, 充分搅拌15 min, 超声3 min, 静置至气泡消散, 得到PANI均匀分散的环氧树脂涂料。 用移液枪移取等量的涂料于碳钢试样上, 用软毛刷单面涂覆均匀, 膜厚控制在50μm左右。电化学实验中的涂覆面积为10 mm×10 mm, 化学浸泡试验中的涂覆面积为40 mm×30 mm, 在30°C下恒温干燥48 h。不加入共掺杂态PANI粉末即得纯环氧 (EP) 涂层。 1.4 性能试验的性能 1.4.1 带掺杂pani结构的表征 采用德国布鲁克的EQUINOX55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 , 用KBr压片法制样, 通过分析比对峰值来判断官能团类型以确定共掺杂态PANI的结构组成。用美国FEI公司的Quanta 450型扫描电镜 (SEM) 观察PANI的表面形貌, 放大5 000倍, 进一步确定PANI的微观形貌。用日本岛津的6000型X射线衍射仪 (XRD) 分析共掺杂态PANI的结晶度, 扫描速率为0.02°/s, 扫描范围5°~40°。用北京菁美瑞科技公司的RTS-8型数显式四探针测试仪测量PANI片的电导率, 压片直径10 mm。 1.4.2 涂层的性能 1.4.2. 涂层的固定及附着力 用TT260覆层测厚仪测得涂层的厚度平均为50μm。参考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在涂层上纵横垂直交叉划格, 间距1 mm, 用胶带测得涂层的附着力为0级。 1.4.2. 工作电极腐蚀 用上海辰华CHI750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量复合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 (EIS) 。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涂层试样, 辅助电极为铂电极, 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 (SCE) 。腐蚀介质为3.5%Na Cl溶液, 在开路电位下测量, 先稳定30 min再测, 正弦波扰动电位幅值为5 m V, 扫描频率100 000~0.01 Hz, 共浸泡21 d。用ZSimp Win软件拟合数据。 1.4.2. 腐蚀情况观察 用刀片划透复合涂层, 呈“×”形, 浸泡在37°C (水浴加热) 的3.5%Na Cl溶液中, 7 d后观察涂层表面的变化, 以判断腐蚀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分析 由图1对照表1可知, 3 445 cm 2.2 聚合反应pai 如图2所示, 两种掺杂态PANI皆呈束状结构, 直径0.5~1.0μm, 长度10.0~20.0μm。这是因为在乳液聚合时, 大分子磺酸基团与ANI分子相互作用, 使ANI不再是直接聚合成单一的PANI单元, 而变为沿着PANI分子链的纵向生长并延长。其中 (H 2.3 结晶度的测定 观察图3可知, 两种掺杂态PANI在2θ为20.5°和25.5°处均出现了较宽的衍射峰, 说明它们具有一定的结晶度。这是因为在苯胺的聚合过程中, HCl和H 2.4 电导率分析 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的载流子主要是电子, XRD的表征结果证实了HCl、H 2.5 电阻抗谱分析 2.5.1 hcl+dbsa-pani/ep涂层的结构表征 从图4可见, (HCl+DBSA) -PANI/EP复合涂层测得的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