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冲击载荷下022Cr18Ni14Mo2不锈钢动态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研究
?
?
贾海深,罗文翠,张继林,易湘斌, *
(1.兰州工业学院绿色切削加工技术及应用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50;2.兰州工业学院甘肃省机械装备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甘肃 兰州 730050)
0 引言
022Cr18Ni14Mo2 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强、抗氧化性高以及优良的可焊接性、成形性和应变硬化特性,在工程结构设备(如建筑、核工业、航空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5]。然而,在不同的冲击载荷作用下,该材料所制备的工程结构件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力学特性。剖分式 Hopkinson 压杆装置作为研究各类工程材料在高速冲载下力学性能的主要手段,在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6-9]。国内外学者借助该装置已对不锈钢开展了诸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闫秋实等人[10]研究了高温、高应变率下建筑不锈钢的动态力学性能,并建立了修正的J-C 本构模型,结果表明该建筑不锈钢具有应变率敏感性、温度软化效应,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其力学性能。吴亮等人[11]对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FV520 B 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典型的应变硬化、应变率强化和温度软化效应,所构建的P-L 本构模型较J-C 本构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Lee 等人[12]从温度、应变率两个方面对医用316L 不锈钢展开了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其动态流变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均与温度、应变率有关,经SEM 观察,其断面为穿晶状的酒窝状结构。何著等人[13]基于C-S 本构模型对0Crl7Ni4Cu4Nb 不锈钢动态力学性能进行描述,结果表明从工程应用的安全方面考虑,该模型对工程应力-应变曲线预测较好;Peng Jian[14]等人在温度范围为20~300 ℃,应变率分别为5×10-4、1×10-3、5×10-3、1×10-2s-1下研究了316L 不锈钢的应变率敏感度和温度敏感度,并考虑温度敏感度构建了修正的J-C 本构模型,所建立的J-C 本构模型可用于描述其拉伸行为的应变率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行为。
然而,上述针对不锈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应变率下或较窄应变率范围,较少涉及依据应变硬化、应变率敏感性等动态力学特性而开展其修正本构模型的研究。因此,为丰富不锈钢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用于其结构件的设计,成形工艺分析及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笔者以022Cr18Ni14Mo2 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借助UTM5305 万能试验机和剖分式 Hopkinson 压杆装置,对其进行准静态及动态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依据获取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其应变硬化特性,应变率敏感性,并结合分析的结果构建了修正的J-C 本构模型,从相关性系数R和平均相对误差AARE两个指标对构建的J-C 本构模型进行了评价。研究成果为分析其成形机理,优化成形工艺参数,建立成形工艺过程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进而促进了该材料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前景。
1 试验部分
试验中所用的022Cr18Ni14Mo2 不锈钢,除Fe元素以外的名义成分如表1 所示。试验前对材料进行1 050 ℃加热+保温40 min+空冷的固溶处理,经线切割制备成?3 mm×3 mm 圆柱形试样。为了确保试验精度,试样两端面应保证一定的平行度要求,且两端面表面粗糙度Ra ≤1.6 μm。
表1 022Cr18Ni14Mo2 不锈钢主要化学成分Table 1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022Cr18Ni14Mo2 stainless steel %
在温度为25 ℃,应变率为0.001、0.01 s-1和0.1 s-1下,在型号为UTM5305 的试验机上进行准静态试验。在温度分别为25、150、275 ℃和400 ℃,应变率为2000、3 000、4 000、5 000 s-1下,由型号为ALT1000 的剖分式Hopkinson 压杆试验平台完成动态试验。为确保试验数据的有效性,每种条件下进行三次平行试验,并取三次试验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分析数据。对冲击后的试样表面进行研磨、抛光处理制备成金相试样,用王水进行15~20 s 左右的腐蚀,经清洗干燥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FEI Inspect F50)下进行显微组织观察。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室温条件下试样的应变硬化效应分析
图1 为测试温度为25 ℃,准静态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图2 为温度在25 ℃下不同应变率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试样均具有一定的应变硬化效应,高应变率下这种应变硬化效应较为显著,且应变强化效果随着应变的增加逐渐减小。具体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应变硬化效应从宏观上表征了试样内部微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