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新型城镇化投资分析报告
2023年5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3
1、城镇化面临的四大问题 4
2、城镇化的推进动力——政府主导 5
二、新型城镇化带来的行业机遇 6
1、制度改革:消费升级、公共服务 7
2、硬设施:传统投资、配套规划 7
(1)传统投资:基建交通筑巢、地产金融引凤 8
(2)配套规划:信息化智能城市、绿色系低碳生活 10
3、软环境:社会保障、城市升级 13
(1)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 13
(2)医疗、文化可持续发展 14
一、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城镇化是伴随着人口聚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内容有两点:城市人口增长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功能升级。人口集中只是城镇化的表象特征,经济结构转换、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更才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和实质内涵。由于经济的内生性,城镇化在过去的发展中,受到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推动得以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问题和窘境,发展中带来的双二元结构不平衡、环境资源不协调、经济不可持续问题日渐突出,盲目扩张带来的负效应也昭示着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走与国情和区域相符的路,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中心。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 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型城镇化承载着“最大内需所在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可以看作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的载体,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可能成为新一届政府普惠民生、促进就业的战略主线。
1、城镇化面临的四大问题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从1950 年的11.8%升至2020 年的51.27%,人均GDP 达5444.79 美元,根据诺瑟姆“S”型城市化轨迹,中国已经步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30%-70%)和工业化后期,国家迈进了经济增长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将由投资变为创新和效率,以往的投资+出口的粗放型道路受到阻碍,城镇化面临着土地利用、社会平衡、环境资源、城市发展四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市居民内部的收入也呈现不平衡发展,同时,非农用土地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农用地,加之经济市场化改革导致劳动力和土地的资源配臵倾斜,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向非农产业以求收益最大化,由此引发了“农地非农化”、“农民非农化”问题;另一方面, 我国城镇化速度滞后于工业发展,长期积累的城镇化压力和巨大的人口数量转移都给城镇化带来了资源环境的问题;加之我国经济、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城市发展中的不均衡、资源利用的低效率高耗能以及城市发展的受限。
2、城镇化的推进动力——政府主导
从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看,城镇化动力大体分为三种:政府动力、市场动力与民间动力。政府动力指的是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引导等政府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各方面进行调控,从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市场动力指的是市场机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市场的力量配臵资源、调节供需,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民间动力指的是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从欧美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看,城市化经历了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先集中后分散的过程,其共同点就是强势的市场环境,比如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产业结构,推动了城市扩张,美国的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聚集引发的城市蔓延,进而从郊区化形成都市区构成的城市带。
但中国政府主导机制极为突出。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相应部门对于城镇化的选址、规划、资源配臵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1990 年以来的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开始,开发区、城市新城区建设、城市改造和区域规划均由政府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资金运作,通过投资和银行贷款拉抬中国经济。而中国的市场动力代表的典型是温州龙港1980 年农民1自费城镇化的案例,最终仍需得到政府批准。
二、新型城镇化带来的行业机遇
政府自上而下主导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城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我国城镇化区别于欧美国家最主要的区别,同时随着市场化力量的加入,自下而上的民生、就业需求、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也对城镇化模式有所影响。因此,我们的行业配臵思路是寻找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以及民生、就业相关的硬设施、软环境相关的投资机遇。
1、制度改革:消费升级、公共服务
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力量占据了主导,通过集中大量的资本、人力和物力,调动多方面资源,在短时间内实现城镇化的目标,因此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表现出大规模、快速化的整体推进特征,其规划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调配资源要素,具体涉及土地流转承包改革、收入分配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四大块。
制度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FT24 遥控器用户手册(V1.0).pdf VIP
- 2024年7月1日实施新版医疗器械经营采购、收货、验收、贮存、销售、出库、运输和售后服务工作程序.pdf
- 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VIP
- 立定跳远自动测距系统的设计.pdf VIP
- 《囊萤夜读》说课课件.pptx
- 犊牛腹泻的诊治 .pdf VIP
-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pptx VIP
- 海上轮机理论知识竞赛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浙江省通用安装预算定额-第九册消防工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