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银幕上的哲学和电影意识流
第一节英格玛·伯格曼和《第七封印》
瑞典有名电影导演伯格曼是现代派电影重要的奠定人物,其电影作
品也是作者电影的典型典范。
一、英格玛·伯格曼的平生与创作
伯格曼(IngmarBergman):瑞典电影和话剧导演。
作为一个现代派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把哲学的命题作为电影的主题,擅长运用抽象的哲学观点作为电影的中心内容,擅长借助于隐喻、象征等手法去表达一种思想或精神状态,因此有“银幕上的哲学家之誉。
伯格曼的电影除少量例外,都是他自编自导的,在他的身旁还有一个固定的创作集体,包含演员、拍照师和其余创作成员,他们
一起创作出一种特别个人化的电影风格――伯格曼风格,所以他也是“作者电影”最典型、最优秀的代表。
主要作品:1945年执导第一部电影《危机》;1955年的《第七
封印》代表了他创作的成熟;1956《夏夜的浅笑》获戛纳国际电影
节大奖;1957《野草莓》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正确电影奖;1958《魔术师》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61《犹在镜中》获奥斯卡最正确外语片奖;1962《处女泉》获奥斯卡最正确外语片奖;1963《冬日之光》获奥斯卡最正确外语片奖;1963年《缄默》获瑞典金
甲虫奖;1972年《呼叫与细语》;1976年《当面》;1978年《秋季奏鸣曲》;1982《芬妮和亚历山大》再次获取奥斯卡最正确外语片
奖。伯格曼一世共四次获取奥斯卡奖。
二、《第七封印》赏析
电影的故事背景是中世纪的欧洲,情节线索是主人宣布洛克骑士和他的跟从延斯在参加十字军东征十年以后回乡的旅途。
电影的真理内涵能够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电影片名借自《圣经》中的典故:耶稣打开第七封印,
这是世界末日和最后审讯的信号,使电影构成了一个隐喻。电影固然以欧洲中世纪为时代背景,但电影的要旨和隐喻意义明显超越历史而与今世现实甚至人类将来相关。伯格曼借用中世纪人们对瘟疫
和世界末日的惊慌比喻现代人对原子灾害和世界毁坏的惊慌。在他看来,原子灾害就是现代瘟疫,它会带来世界的末日和人类的灭绝。
(二)电影经过一个拥有必定假设性的故事叙述,不一样程度触
及到伯格曼电影的三个基本主题:1、人的孤单与难过;2、生与死、善与恶的关系;3、上帝能否存在。电影怀疑一种生计状态,却找
不到能够回去的精神家园,从而考虑生命的难过与死亡、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并反省上帝能否存在这样的本体论问题。
死神形象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电影中有一个戴着斗篷,穿一身黑衣,面无人色的死神形象,他
是片中全部的人物和线索的连结点,他在每一个重要场面出现,片中全部人物的命运最后都归纳于死亡,只有约夫一家在布洛克骑士
的暗中互助之下才逃出了死神的魔掌。“死神”形象是片中瘟疫的
具像化,也是人的孤单与难过的生计状态的具像化符号;电影经过骑士和死神棋战的历程,探究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商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借助死神的形影不离而上帝一直空缺,追忆上帝能否存在的本体论命题。
《第七封印》的独到风格:
在主题内涵上,电影的表现中心从外在世界转向了内在世界,转向了探究人的心里和灵魂的深层次,使电影达到了一个真理的高
度,以电影的语言形式来思虑现代社会中人的境遇,商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的难过、死的惧怕、孤单、人与人之间难于沟通等问题,并为表现这些主题找寻到独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在艺术形式上,他的电影打破了传统的线性结构,采纳了多线索、多声部的复杂结构。“旅游”是电影的叙事框架,主人宣布洛克骑士的心路历程是电影叙事的深层结构。
在电影的有机结构中,写实要素与绘画风格、朴素的生活真切与神奇的神怪象喻、深邃的真理思虑与隽永的诗意表达都融合在一起。
在视觉语言上,电影以极为激烈的、风格化的影调反差和黑白对照,以及荒诞、夸张的视觉形象造型,结构了超现实的表现主义画面,对观众形成了激烈而丰富的视觉冲击力。
电影还表现出优秀的光影运用技巧。如电影开头段落,用普
遍平光照明,这类成效就像一种阴森、烦闷的天气给人的感觉同样,
它产生一种绝望和没法解脱的伤心情调。而后,旁白表达了电影叙
事背景:瘟疫暴虐的土地,伤心、绝望的返乡旅途。
第二节阿仑·雷乃和《广岛之恋》
阿仑·雷乃(AlainResnais):法国电影导演,新浪潮“左
岸派”的代表人物。
“新浪潮”电影是指1958起盛行于法国的一场继欧洲前锋
派、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第三次拥有世界影响的电影改革运动。
它没有一致的宣言和完好的艺术大纲,也没有固定的组织,主要
由齐集于《电影手册》杂志编写部内激进的青年影评家构成。代
表人物和作品;特吕弗的《四百下》、戈达尔的《筋疲力尽》以及
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等。“新浪潮”运动连续的时间不长,
1962年后渐渐衰败,但这一运动对世界电影的影响倒是深远的,
是此后一系列改革的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