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肾的排泄功能
目 录contents01尿的生成过程02尿生成的调节03尿液贮存与排出
目 录contents01尿的生成过程02尿生成的调节03尿液贮存与排出
学习目标掌握:渗透性利尿;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及分泌调节;醛固酮的作用及分泌调节;熟悉:球-管平衡;了解:心房钠尿肽。知识目标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临床相关案例的能力,能够解释糖尿病患者多尿、甘露醇利尿的原因。能够为患者做泌尿系统疾病健康指导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整体观。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肾内自身调节(一)小管液的溶质浓度 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上升使水钠重吸收减少 引起的利尿现象。 发生机制:小管液溶质浓度↑ →小管液渗透压↑→重吸收的水↓ → 尿量↑临床应用: ①甘露醇治疗水肿(甘露醇和山梨醇可被滤过而不被重吸收) ②糖尿病患者多尿 远离无声的甜蜜杀手!
一、肾内自身调节(二)球-管平衡概念:不论滤过率如何变化,近球小管对Na+、水的重吸收率 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机制:Na+的定比重吸收。当肾血流量不变, 滤过率↑→管周Cap. 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Na+、H2O入血↑ →管周静水压↓ →重吸收↑。意义: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 幅度的变动。
二、神经调节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GFR↓→尿量↓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醛固酮↑→肾小管对对Na+和水的重吸收↑→尿量↓促进近端小管和髓袢上皮细胞对Na+、HCO3-、CI-和水的重吸收↑→尿量↓肾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在运动、高温、失血、呕吐、腹泻、缺氧、剧痛等应激状态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少尿或无尿。
三、体液调节来源: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作用: ①提高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②增加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③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机制:ADH与V2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细胞内cAMP↑激活蛋白激酶A含有水通道的小泡镶嵌在管腔膜上对H20的通透性↑↓↓↓↓↓注:ADH缺乏↓→垂体性尿崩症(一)抗利尿激素( ADH)1. 作用及作用机制
三、体液调节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容量机体失水(呕吐、腹泻、发汗)→血浆晶体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ADH释放↑→水的重吸收↑ →尿量↓血容量↑ →容量感受器兴奋→ADH释放↓ →水的重吸收↓ →尿量↑其他因素恶心、低血糖、疼痛、血管紧张素Ⅱ:刺激ADH分泌→尿量↓心房钠尿肽:抑制ADH分泌→尿量↑乙醇:抑制ADH分泌→尿量↑(一)抗利尿激素( ADH)2.分泌的调节
三、体液调节(二)醛固酮来源: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作用: ①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Na+排出K+ (保Na+排K+保H2O) ②血管紧张素Ⅱ: 低浓度:刺激近端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 中浓度: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 高浓度:微动脉收缩、BP升高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循环血量↓等适宜刺激
三、体液调节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②血[K+]↑或/和血[Na+]↓RAAS的调节特点1.肾素的适宜刺激 ①少量失血(血压未变):肾交感N兴奋; ②中量失血(血压↓):牵张感受器兴奋; ③大量失血(血压<80mmHg):致密斑兴奋 。2.醛固酮的适宜刺激 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刺激能力>血[K+]↑; ②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对血[K+]的变化十分敏 感,对血[Na+]不敏感;而致密斑对[Na+] 十分敏感;3.血管紧张素的作用比较: ①AⅠ刺激ADH、交感N、肾上腺髓质的分泌 释放; ②AⅢ缩血管作用<AⅡ,但对醛固酮的合 成与分泌>AⅡ。(二)RAAS系统2.分泌的调节
三、体液调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醛固酮,导致体内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研究发现,醛固酮过多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二)醛固酮
三、体液调节来源:心房作用:促进NaCl和水的排出(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