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458-2009花生抗黄曲霉侵染室内检测技术规程.pdf

DB37T 1458-2009花生抗黄曲霉侵染室内检测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CS 65. 020to g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1458—2009花生抗黄曲霉侵染室内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of rapid Screeing for resistance to alatoxincontamination inpeanut (Arachis hypogaea L.)2009-12-31发布2010-03-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世华、李爱芹、李向东、李春娟、赵海军、万书波、闫彩霞、张廷婷、郭峰。 DB37/T1458—2009花生抗黄曲弯侵染室内检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室内检测的要求、材料、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花生抗黄曲霉毒素污染室内快速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弓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SV/T1101进出口油籽及粮谷中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方法DB11/T235花生原种、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要求3.1待检材料当地带规花生品种或种质资源材料。3.2其他要求按GB/T5491要求选取花生待检材料种子。4检测方法4.1种子处理4.1.1种子选择每品种选出新收获、水分含量8%~10%、健康花生种子各50粒,3次重复。4.1.2种子处理花生种子手工去壳并剔除被皮、损伤、数小的籽仁。先用70%的酒精表面火菌证n,再用01%的HCl2深层灭菌5min,再用无菌水清洗5次,并使种子含水量达到20%~30%。将种子置于无菌培养Ⅲ中。4.2黄曲霉菌株培养4.21黄曲霉菌株培养基采用察氏琼脂培养基,配方为:NaND3g,KHP0.Ig,MgS040.5g,KCl0.5g,FeS0.0.01g,燕糖30g,琼脂15g,水1000ml。4.22黄曲霉菌液配制黄曲霉菌株在察氏琼脂培养基上25℃~28℃培养7d后即产生大量孢子,用无菌水配制成悬浮液,在15x45倍显微镜下264~312个孢子/视野。4.23种子侵染每皿花生仁注入孢子悬浮液31,轻播使每粒花生仁表皮湿润,均匀粘上黄曲霉孢子,然后置29C~30℃C温箱中培养7d~l。4.24培养条件接种后的样品置30℃生化培养箱内黑暗培养d。1 DB37/T 145820094.3调查方法4.3.1感染率观测在通风橱中,先用少量石油醚浸润花生仁表面,以防孢子飞散。肉眼观察种子感染粒数。经培养8d后计算供试材料受感染籽仁数和感染率,感染率在15%以下为高抗(HR,16%~30%为中抗(MR)、31%~50%为中感(ΛS)、51%以上为高感(IS)品种。4.3.2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用SN/T1101-2002测定黄曲霉毒素B:的含量。4.33黄曲需毒素含量指标在365nm紫外灯下与标准柱比较,毒素含量在20ug/kg以下记为+,20ug/kg~50ug/kg记为++,50ug/kg~100ug/kg 以上记为+++,100ug/kg~150ug/kg 记为++++,150ug/kg 以上记为+++++。鉴定材料处理黄曲霉毒素检测后的实验材料应先高温灭菌,防止黄曲霉菌孢子飞散,再用NaC10处理分解黄曲霉毒素,避免毒素污染。37/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