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_11. 020C 61w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380—2012并殖吸虫病的诊断Diagnosis of paragonimiasis2012-10-15 实施2012-06-04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WS 380—2012次目IT前言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3诊断依据4诊断原则.诊断56 鉴别诊断2:附录A(资料性附录)病原学流行病学附录B(资料性附录)附录 C (资料性附录)临床表现附录D(规范性附录)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WS 380--2012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一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第6章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本标准由卫生部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闻礼永、陈翠娥、张悟澄。三
WS 380—2012并殖吸虫病的诊断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并殖吸虫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并殖吸虫病的诊断。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并殖吸虫病 paragonimiasis由并殖吸虫(Paragonimus spp)在宿主肺部寄生或体内各脏器间移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鲁共患寄生虫病(参见附录A)。2.2胸肺型并殖吸虫病 thoracopulmonary type paragonimiasis并殖吸虫感染人体后,成虫寄生于宿主胸、肺部引起肺部及胸膜病变的并殖吸虫病。2.3肺外型并殖吸虫病 extrapulmonary type paragonimiasis并殖吸虫感染人体后,幼虫移行于胸、肺部以外的组织与器官引起相应组织与器官病变的并殖吸虫病。3诊断依据3. 1 流行病学史有生食或半生食流行区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如淡水蟹、等)及其制品、转续宿主(如野猪肉、棘腹蛙等)史或在流行区有生饮溪水史(参见附录B)。3.2临床表现3.2.1 胸肺型:咳嗽、胸痛、铁锈色血痰或血丝痰、咳烂桃样血痰和(或)胸膜病变的相关症状与体征,部分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参见附录 C)。3.2.2肺外型:较为常见的有皮下包块型、腹型、肝型、心包型,此外还有脑型、脊髓型、眼型和阴囊肿块型等,各有其相关症状与体征部分,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参见附录 C)。3. 3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见附录 D)3.3.1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或绝对值明显升商。3. 3. 2 皮内试验(ID)阳性。3. 3. 3 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3.3.4影像学检查有异常表现。3.3.5 活组织检查有特征性病理改变。1
WS 380—20123.3.6病原学检查阳性,包括痰或粪便中发现并殖吸虫虫卵,或者皮下包块或其他活体组织及各种体液中发现虫体或虫卵。4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诊断。5 诊断5.1 疑似病例5.1.1胸肺型:同时符合3.1、3.2.1和3.3.1。5.1.2肺外型:同时符合3.1、3.2.2和3.3.1。5. 2临床诊断病例5.2. 1 胸肺型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a)|同时符合3.3.2和5.1.1;b)「同时符合3.3.3和5.1.1;c)同时符合3.3.4和5.1.1。5. 2. 22肺外型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a)同时符合3.3.2和5.1.2;b)同时符合3.3.3和5.1.2;c)同时符合3.3.4和5.1.2;d)[同时符合3.3.5和5.1.2。5. 3 · 确诊病例5.3.1胸肺型同时符合 3.3.6 和5.2.1。5.3.2肺外型:同时符合3.3.6和5.2.2。6 鉴别诊断6. 1 胸肺型并殖吸虫病的鉴别诊断应与肺结核、胸膜炎、肺肿瘤、肺脓肿、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肺部炎症等疾病相鉴别。6. 2肺外型并殖吸虫病的鉴别诊断应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囊尾蜘病、心包炎、肝炎、肝脓肿、肝囊肿、脑脓肿、肿瘤等疾病相鉴别。2
WS 380--2012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病原学并殖吸虫病的病原是以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Kerbert,1878)Braun,1899]和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Chen,1959)Chen,1963]为代表的并殖吸虫,世界上至今报告的虫种已有 50余种,其中有些是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卫氏并殖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肺,形成以囊肿为主的病变,可引起烂桃样血痰和咯血等症状。斯氏狸殖吸虫在人体内一般不发育为成虫,主要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为软体动物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甲壳动物蟹类及类。保虫宿主种类繁多,分属猫科、犬科、灵猫科、鼠科等动物。转续宿主为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B_T 4560-2013六片运动帽.pdf
- SHT 0782-2005柴油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K/1N法).pdf
- NY 5136-2002无公害食品 蜂胶.pdf
- NYT 1765-2009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谷物.pdf
- SF_T 0059-2019全国仲裁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pdf
- SL 342-2006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pdf
- SN_T 0751-2010进出口食品中嗜水气单细胞菌检验方法.pdf
- SY_T 6125-2013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规程.pdf
- SN_T 3064.7-2011国境口岸蝇类、蜚蠊携带重要病原体检测方法 第7部分:副溶血型弧菌.pdf
- QCT 798-2008汽车用多层塑料燃油管.pdf
- NY_T 1941-2010龙舌兰麻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pdf
- SJT 10774-2000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低功率非线绕固定电阻器RT14型碳膜固定电阻器 评定水平E.pdf
- SY_T 6868-2012钻井作业用防喷设备系统推荐作法.pdf
- SNT 2265-2009毛坯钻石检验和分级.pdf
- SJ 10466.11-1993产品验证控制指南.pdf
- TY_T 4001.3-2018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星级划分与评定.pdf
- NYT 870-2004鲜芦荟.pdf
- YB_T 144-2013超声探伤信号幅度误差测量方法.pdf
- SN_T 3384-2012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微量稀释法.pdf
- YD_T 1290.3-2010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第3部分:移动网与移动网之间互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