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分层检测(三十二)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江南夜雨图,家家户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
B.赵诗中“闲敲棋子”这一动作描写真实、生动,写出了诗人当时百无聊赖的心情。
C.曹诗中对“花”“叶”“鸟”的描写,衬托出“暮”字,照应题目,点明题意。
D.曹诗中诗人选取“落花”等典型暮春意象,由近到远、由明到暗地描写了暮春之景。
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由近到远、由明到暗”分析错误,曹诗中对景的描写有门外的落花,绵延到天涯的绿阴,再到林莺的啼叫、池塘的蛙鸣,可见应是由近到远,再由远到近,并且没有明暗的变化。]
★2.两首诗都写到了“蛙鸣”,却借此意象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情感的能力。在赵诗中,诗人写“青草池塘处处蛙”,在连绵的阴雨之后,诗人在深夜等友人的到来,但“有约不来过夜半”,友人偏偏不来赴约,诗人只能闲极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正体现了孤独中的苦闷;而在此静寂的夜晚,池塘中喧闹的蛙声此起彼伏,与当时的诗人枯坐敲棋、寂静无聊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诗人因客人未至而落寞怅惘之情。曹诗则与赵诗不同,“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表明此时是暮春落花时节,正是万物生发、万木葱茏的时节。“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则是说此时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了,只能独自一人迈向长满青草的池塘畔,去聆听青蛙的叫声。莺啼有蛙鸣来代替,处处蛙鸣,诗人独立凝听,格外赏心。诗人此处突出蛙声,则是展现出暮春时节繁盛和热闹的景象,从中可见诗人的喜悦之情。全诗把这些新生的、充满活力的景物渲染得有声有色,使暮春别有一番情趣,诗人的心情便和盘托出,情趣横溢。
答案 赵诗中“处处蛙”的喧聒盈耳与后两句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诗人因客人未至而落寞怅惘之情。曹诗写万木葱茏,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展现出暮春时节繁盛和热闹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意思答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①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③,杜若④满芳洲。
[注] ①张孝祥(1132—1170):南宋著名词人。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沉累:指屈原沉湘。③虞舜:舜帝,相传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下(在今湖南宁远县)。④杜若:一种芳草。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词人登楼背景和楼上初见时的景致。开头“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漂泊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B.“徙倚栏杆久”两句,写词人凭栏远眺,久久徘徊,直至残月升起,表现了词人的思绪起伏难以平静。
C.下阕最后两句写杜若花开满了水中沙洲,以杜若花的灿烂、美好烘托作者遇到舜帝一样的明君的惊喜之情。
D.这首词写途中登临岳阳楼的感受,整首词在满含豪气的描写中,夹杂栏杆拍遍却无人理会的心酸,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以杜若花的灿烂、美好烘托作者遇到舜帝一样的明君的惊喜之情”错误。词人因屈原的“离忧”而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的辛酸困苦,希望有贤明的君主可以发现并重用自己,所以有了“回首叫虞舜”。但是除了满山开得正艳的杜若花外,没有任何人回答他的苦苦呼唤。其中花开烂漫的美景反衬出词人心境的悲凉。]
4.“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沉湘草木,远思渺难收”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色?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特点的能力。“日落”三句,词人纵笔直写登楼远眺的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