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甸草原植物叶皮质蜡质特征及其对过度放牧的响应.docxVIP

内蒙古草甸草原植物叶皮质蜡质特征及其对过度放牧的响应.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草甸草原植物叶皮质蜡质特征及其对过度放牧的响应 天然牧场不仅是饲料和动物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保护水源、防止风和沙子的生态屏障。然而,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和放牧强度的增加等均可导致草地土壤退化, 使草原生产力下降 植物角质层蜡质覆盖在叶片表面, 主要由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组成, 如烷类、醇类、醛类、酯类及三萜类物质等 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 squarrosa) 是我国北方温带草原广泛分布的天然多年生牧草 1 材料和方法 1.1 降水量、气象条件 试验地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河流域的温带草原, 地理坐标为北纬43°50′, 东经116°10′, 平均海拔1077m。样地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年平均降水量为350mm, 年平均气温为1.7℃。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 锡林河流域的草原已经严重退化, 截至1999年, 退化草原面积已达到72% 1.2 封育样地选择 2015年7月, 在草甸草原 (43.27°N, 116.38°E) 和典型草原 (44.03°N, 116.15°E) , 分别选择围栏封育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 其中草甸草原区围栏封育样地自2004年起开始围封, 典型草原区自2002年起开始围封。围封草地主要用作打草场;自由放牧样地紧邻封育样地, 为未受保护的公共放牧草地。每样地设置3个采样区 (400m 1.3 衍生物的制备 取大约5~8片干叶片, 分段剪碎, 室温条件下在含5μg内标 (24烷) 的氯仿 (5mL) 溶液涡旋浸提2次, 每次30s。提取液混合后于40℃下氮气吹干, 加入20μL BSTFA[N, O-Bis (三甲基硅烷基) 三氟乙酰胺]和20μL吡啶, 于70℃反应45min, 多余衍生剂利用氮吹仪再次吹干。将所得提取物溶于1mL氯仿, 进行气相色谱 (福立9790Ⅱ浙江) 分析。叶片提蜡后, 利用WinFOLIA专业叶片图像分析系统 (Regent Instrument Inc, Canada) 和数字化扫描仪 (EPSON V750, Japan) 测定叶表面积。 1.4 分离器的温度和程序温度 蜡质含量分析采用福立9790Ⅱ系列气相色谱仪 (GC) 。气相色谱仪程序:GC毛细管柱长30m, 直径0.32mm, 液膜厚度0.25μm;氮气作为载气;进样量为1.5μL。柱膜和FID (火焰离子化检测仪) 检测器的温度分别为300和320℃。分流比为10∶3。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温度为80℃, 以每分钟15℃的速度升温至260℃, 并保持10min, 之后以每分钟2℃升温至290℃, 保持1min, 再以每分钟5℃的速度升温至320℃, 并保持10min。用内标计算植物单位面积的蜡质含量, 单位为μg·cm 1.5 草地利用方式对植物角质层蜡质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 试验数据为3个重复的平均值和标准误。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 利用二因素实验设计分析了草地类型和草地利用方式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植物角质层蜡质总量及蜡质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然后,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间蜡质总量、组分及链长分布之间的差异, 显著水平为P0.05 (l.s.d,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的三种植物的abs蜡总数 2.2 不同类植物群落的组分含量 3种植物叶角质层蜡质化学组分和相对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在糙隐子草中, 鉴定出6类蜡质组分 (图2) , 分别是脂肪酸、烷烃、醛类、初级醇、烷基酯和β-香树脂醇, 其中初级醇相对含量最高, 约占47.50%, 其次是醛类, 约占26.56%。整体上, 初级醇相对含量呈现放牧草地围封草地, 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克氏针茅中鉴定出5类成分 (图3) , 分别是脂肪酸、烷烃、初级醇、α-香树脂醇以及β-谷甾醇, 其中烷烃相对含量最高, 约占54%, 其次为初级醇, 约占30.90%。烷烃相对含量表现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在羊草中, 鉴定出7类成分 (图4) , 分别是脂肪酸、烷烃、次级醇、初级醇、β-谷甾醇、烷基间苯二酚和β-二酮, 其中次级醇含量最高, 约占53%, 其次为β-二酮, 约占41%。次级醇相对含量表现为围封草地放牧草地, 典型草原草甸草原。 2.2.1 厚草中最重要的蜡组分的碳链分布特征 糙隐子草叶角质层蜡质中脂肪酸化合物以偶数碳C 2.2.2 克针茅主要成分的碳链分布特征 克氏针茅叶角质层蜡质中脂肪酸以偶数碳C 2.2.3 羊草主要蜡素组分的碳链分布特征 羊草叶角质层蜡质中脂肪酸化合物以偶数碳C 3 不同植物角质层蜡质组分的醇含量 植物物种不同, 其所含的角质层蜡质组分及含量也不尽相同 尽管几种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 他们主要蜡质组分的相对含量也不同,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