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故高府君墓志铭发掘简报.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唐故高府君墓志铭发掘简报 “唐代高福国王墓志”出土于西安马空旷村以北的唐代墓群m6的东南端。出土时志石与志盖相互叠压贴合,位置稍有偏移。志盖为盝顶式,四刹饰四神纹。盖上阴刻篆书“大唐故高府君墓志铭”9字(图1)。志石呈方形,侧饰生肖纹,长、宽皆45.3厘米,志石刻栏,志文楷书,连题计21行,共394字(图2)。墓志及拓片现收藏于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考古文物库房。 1 “一女一死” 该墓志志石磨损残蚀情况较为严重,局部区域字体剥泐,漫漶不清。经由笔者对照原件及拓片,结合前后句读逐字推析,释文如下: 唐故左金吾卫同正将宝应功臣将仕郎试恒王府友高府君墓志铭并序。前明绖裴纶撰并书。府君讳瑗,渤海冀州人也。自真帝之后,齐景公之苗裔,德族昌茂,以被于唐。并州刺史翰,即君之九代祖也,经文蕴武,流芳不绝。曾祖希俊,试随太子通事舍人。祖秀,试太常协律郎。父瑗,孝友诚深,文武不堕,代增其德,传于令名,君即准中府君之嗣子也。中和聪敏,多识前古,蒸蒸不遗,辑于邦家,已竭忠诚。诏从侍卫,始彰勋业,盖为功臣,仁以秘身,?其丹阁,不幸遘疾。元和十三年戊戌岁十月廿日,终于雍都里之私第,享年六十有四。筮协从吉,己亥十一月廿二日葬于万年县龙首乡界,必诚必信,逮乎礼也。呜呼岁□衰□不至病奄,终长逝,何痛如之悲夫!君之妻张氏之女渊慎,厥德宜其族亲。有嗣子昇,守左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兼试殿中监骑都尉。次子仲□,试左卫朔尚德府左果毅都尉员外置同正员、上护军。一女等号天扣地,尽其孝思,益友既肩,令闻,必备以当斯历德无动焉。乃为铭曰:惟岳降灵,宁□令德,孝友自天,高明柔克。灵祥感应,利用观国,并立外府,三践中职。既茔终北,隧窆高阳,刊于贞石,地久天长。 府君名高瑗,渤海冀州(今河北衡水)人。出自真帝的子嗣,齐景公的后裔,家族贤德,昌盛繁茂,蒙受大唐的恩德。并州刺史高翰,是他的九代先祖,文武兼修,美名流传至今。曾祖父高希俊,任太子通事舍人。祖父高秀,任太常协律郎。父亲高瑗,孝順父母,友爱兄弟,文武才能不逊于前人,增长了这代人的贤德,美好的名声至今流传。高瑗是继承他功业的儿子,中正平和,聪明机敏,对前朝历代之事多有见识,对国家极尽忠诚,直至逝去方才停止。接受诏命跟从护卫,功业开始,成为功臣,并保持仁的品质。因意外患上了疾病,元和十三年戊戌年十月二十日,于雍都宅中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占卜结果显示为吉,己亥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葬于万年县龙首乡界。他诚实守信,直到逝去才停止。呜呼!染疾后每年逐渐衰弱,最后病终与世长辞,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悲痛的!他的妻子张渊慎,其美好的品德与她的族亲相媲美。儿子高昇,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兼任殿中监骑都尉。次子高仲□,任左卫朔尚德府左果毅都尉、上护军。他的子女大声呼天,以头撞地,孝心无法穷尽,前来吊唁的朋友络绎不绝,他这样的德行,听闻噩耗的朋友怎么会不前来呢?于是为他写下文字追思:惟岳降灵,宁□令德,孝友自天,高明柔克。灵祥感应,利用观国,并立外府,三践中职。既茔终北,隧窆高阳,刊于贞石,地久天长。 释录后统计全篇志文共存14处阙字或异、通体字、俗写字,其中8处可考,作表1。 2 考证志文 2.1 高氏世谱书所见高氏仕宦 “府君讳瑗,渤海冀州人也”高瑗非雍州生人,系在京兆为官,死后就近葬于京畿。“不幸遘疾。元和十三年戊戌岁十月廿日,终于雍都里之私第,享年六十有四。筮协从吉,己亥十一月廿二日葬于万年县龙首乡界”。可知高瑗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享寿六十四岁,葬于元和十四年(819)。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有以虚岁计岁的传统,视初生为一岁,故墓主实际年龄应为六十三岁,出生年份应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与其所受“宝应功臣”时间有所冲突,对此后文作进一步详述。“呜呼岁□衰□不至病奄,终长逝,何痛如之悲夫!”由此可知,高瑗患疾而终,且病时较久。 高瑗,两唐书中未有记载,对其仕宦经历的考证需桎梏于志文。据“唐故左金吾卫同正将宝应功臣将仕郎试恒王府友高府君墓志铭并序”可悉,高瑗是唐朝府兵十六卫之一的左金吾卫 高瑗之散官名则见“同正将”三字。“同正”乃指同正员,是唐代官员任命类别之一。唐朝任命的官员主要分为正员和员外两种:正员即是拥有正式编制、俸禄依规定数支给的官员;员外则指正员官以外的官员。“其始置于东晋南北朝,称员外郎,以别于郎中。唐中宗时始在正官之外置员外之官。《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四》‘神龙二年(706)’条记其时‘大置员外官,自京师及诸州凡二千余人,宦官超迁七品以上员外者又将千人’。《旧唐书·李峤传》亦记李峤‘为吏部时,志欲曲行私惠,奏置员外官数千人’。此类额外之官,大都依权纳贿所置,与正式的部曹官不同,其俸给为正员额数之半。同正官的待遇介于正员与员外之间。加‘同正员’者,唯不给职田,其禄俸赐予与正员同;单称员外者,则俸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