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比丘尼墓主家世考.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比丘尼墓主家世考 清朝的碧丘尼出现在中国。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里,尼群的数量显著增加,这为中国女性的灵魂解放提供了新思路。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比丘尼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成书于梁末的《比丘尼传》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比丘尼传》收录的尼众大多数是南方比丘尼,后世对北方比丘尼了解更多地仰赖于金石资料(如墓志、造像记等)和其他文献。遗憾的是,隋以前北方比丘尼墓志出土数量不多,但对于我们了解北魏比丘尼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慈庆墓志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 慈庆墓志全称“魏故比丘尼统慈庆墓志铭”,民国二十二年(1923年)阴历三月在洛阳东北山岭头村东南五里小冢内出土。墓志高65、宽65.6厘米,26行,满行26字,全文共774字,正书,在同期出土的北魏后宫嫔妃墓志中属于形制较大的 墓志全文迻录如下: 魏故比丘尼统慈庆墓志铭 尼俗姓王氏,字钟儿,太原祁人,宕渠太守虔象之女也。禀气淑真,资神休烈。理怀贞粹,志识宽远。故温敏之度发自龆华,而柔顺之规迈于成德矣。年廿有四,适故豫州主薄行南顿太守恒农杨兴宗。谐襟外族,执礼中馈,女功之事既缉,妇则之仪惟允。于时宗父坦之,出宰长社,率家从职,爰寓豫州。值玄瓠镇将汝南人常珍奇,据城反叛,以应外寇。王师致讨,掠没奚官,遂为恭宗景穆皇帝昭仪斛律氏,躬所养恤,共文昭皇太后,有若同生。太和中固求出家,即居紫禁。尼之素行,爰协上下,秉是纯心,弥贯终始。由是忍辱精进,德尚法流,仁和恭懿,行冠椒列。侍护先帝于弱立之辰,保卫圣躬于载诞之日。虽劬劳密勿,未尝懈其心。力衰年暮,莫敢辞其事。寔亦直道之所依归,慈诚之所感结也。正光五年,尼之春秋八十有六,四月三日,忽遘时疹,出居外寺。其月廿七日,车驾躬临省视。自旦达暮,亲监药剂。逮于大渐,余气将绝,犹献遗言,以赞政道。五月庚戌朔七日丙辰,迁神于昭仪寺。皇上伤悼,乃垂手诏曰:尼历奉五朝,崇重三帝,英名耆老,法门宿齿。并复东华兆建之日,朕躬诞育之初,每被恩敕,委付侍守。昨以晡时,忽致殒逝,朕躬悲悼,用惕于怀。可给葬具,一依别敕。中给事中王绍,鉴督丧事,赠物一千五百段,又追赠比丘尼统。以十八日窆于洛阳北芒之山,乃命史臣作铭志之。其词曰: 道性虽寂。淳气未离。冲凝异揆。缁素同规。于昭淑敏。寔粹光仪。如云出岫。若月临池。契阔家艰。屯亶世故。信命安时。初睽末遇。孤影易彯。穷昏难曙。投迹四禅。邀诚六渡。直心既亮。练行斯敦。洞窥非想。玄照无言。注荷眷渥。兹负隆恩。空嗟落晷。徒勖告存。停壑不久。徂舟无舍。气阻安般。神疲旦夜。延竚翠仪。淹留銮驾。灭彩还机。夷襟从化。悲缠四众。悼结两宫。哀数加厚。窆礼增崇。泉幽闭景。陇首捿风。扬名述始。勒石追终。征虏将军中散大夫领中书舍人常景文李宁民书 一、 慈庆尼王忠儿的生活 (一) 王钟儿的夫家及长社 慈庆尼出身于官宦之家,一生经历了出嫁、入宫、出家三个阶段,这几次大的转折都和当时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 王钟儿娘家是祁县王氏。太原王氏是中古时代著名的世家大族,分为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两支,祁县王氏是汉末司徒王允之后。汉末魏晋之际,祁县王氏历经战乱,家族成员连遭董卓部将李傕和司马懿的诛杀,力量大为衰减,两晋时期宗族显贵者不多,直至南北朝时期才陆续有人出仕为官 结姻杨家是王钟儿命运转折的第一个关键点。志文记载:“(钟儿)年廿有四,适故豫州主薄行南顿太守恒农杨兴宗。”《魏书·地形志下》载:“恒农郡,前汉置,避显祖讳,改曰‘恒’。”由上可知,王钟儿的夫家是弘农杨氏,和太原王氏一样,弘农杨氏也是东汉以来的士族大姓。文成帝和平三年(462年)王钟儿嫁给豫州主簿南顿太守杨兴宗,时年24岁。 钟儿的公公杨坦之和丈夫杨兴宗二人事迹亦不见载于史籍,可以断定的是,二人都是级别不高的地方官员。杨兴宗曾任豫州主簿、南顿太守。南顿,即西周封国之一顿子国,处淮河北岸的颍、汝之间。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8曰:“南顿县,本汉旧县,属汝南郡。古顿子国,后逼于陈,南徙,故号南顿。”西晋惠帝时,“分汝南立南顿”,南顿县上升为南顿郡,属豫州辖,郡治在今南顿镇,即今河南项城市的南顿镇一带。据《魏书·地形志中》记载,南顿是司州下属郡县之一。按《魏书·职官志》对北魏职官品级序列记载,司州主簿属从七品,每郡设置三位太守。南顿郡位列下郡,太守品级为正六品。杨坦之曾宰长社。长社,古邑名,治所在今河南省长葛县东,本春秋时郑长葛邑。《魏书·地形志中》记,长社,魏属颍川郡,为下属三县之一。县的最高长官为令,为从五品。按照北魏职官品级序列,长社属于下县,长社令品级为第八品。从家世背景看,王(钟儿)和杨(兴宗)的婚姻也算门第相当。 (二) 常珍奇、杨坦之等均受到北魏皇帝的亲害 按照当时的习惯,王钟儿本该承担起作为家族女主人的职责,所谓“谐襟外族,执礼中馈”,为夫家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和睦亲族,但是动荡的社会现实把一个弱女子卷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