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 广东省江门市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四十岁,当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知州。②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来,生死双方隔绝,什么都不知道了。茫茫,不明貌。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他的妻子王弗恰恰死去十年。③千里孤坟:作者妻子的坟墓在四川彭山县,和他当时所在地的密州东西相距数千里。④ “尘满面”两句:两鬓已经白如秋霜,哀伤自己奔走劳碌和衰老。⑤轩窗:门窗。⑥短松冈:指墓地。在遍植松树的小山冈上。 16. 对本词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 “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 C.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 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17. “不思量,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答案】16. D 17. ①“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②“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却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D项,“全词浓墨重彩”表述错误。根据词意,上阕实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下阕虚写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凄凉哀婉,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的内容、情感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不思量,自难忘”的意思是“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诗人在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如此看来,诗人所说“不思量”并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思念之切,不敢思量,因为这种“思量”实在令人断肠。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说“不思量”其实正是“思量”,或许不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然而却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以说,诗人用“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番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为六绝句(其一、其五)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注作后尘。 【注】齐梁:指南朝齐、梁时追求音律精细、对偶工整、辞藻巧艳,但内容不充实甚至没有内容的文风。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评价庾信的文章到其创作后期健笔凌云,纵横开阖,更加苍劲浑成。 B. “前贤畏后生”用反语讽刺了当时那些“后生”嗤点庾信作品的行为。 C. 诗人认为不应该追攀屈原、宋玉,否则就会文风浮华,步齐、梁的后尘。 D. 诗人就事人诗,虽言“戏为”,但在轻松笔调中寓严正笔意,情味盎然。 16. 杜甫对作家作品的评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这两首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作家作品,如看庾信的文章,要看到他老年时的风格更加苍劲浑成;②不要自以为是,随便去嗤笑、点评别人的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