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作年考.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任安书》作年考 2018年,《渭南师范大学学报》第五版发表了袁传章先生的虚假信息。它被记录为“司马迁诞生前145年的学者考证”,方便写作,省级错误理论。该文第四题标目为“‘《报任安书》作于太始四年说’及‘任安死于征和二年七月说’皆属伪证伪考”, 系对拙文《评袁传璋“司马迁生于前135年说”之新证》其中一题的辩驳。《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提供“司马迁生年十年之差学术研讨”交流平台, 拙文刊于该刊2017年第9期, 重点评说了两个问题:其一, “历史事实:《报任安书》不作于征和二年”;其二, “‘于是迁仕为郎中’句之‘于是’二字非无缝连接词, 而是相当长时间的连接词”。袁先生《虚妄论》未对“于是”二字的评说做回应。因为袁先生解“于是”为“就在这个时间”, 连接司马迁“二十南游”与“仕为郎中”这两个前后相承的事件, 没有时间的间隔, 是无缝连接;而袁先生自己所举的四个“于是”的例证, 袁先生自己均解为“这之后”, 表明前后两个相承的事件具有相当长的时间段。特别是其中一个例证, “秦火之后”, 于是, “汉复兴文化”, 此例“于是”连接的前后两个历史事件相隔十四年, 而且改了朝, 换个代。“于是”作介词结构, 可以解为“就在这个时间”, 而作连词就要解为“这之后”。具体情况要依语言环境而定, 司马迁“二十南游”, 何年归来与“仕为郎中”之后的扈从之游与奉使之游, 是完全不同的游历, 直觉就不能解“于是”二字为“就在这个时间”。在历史事实面前, 袁先生不做回应, 只要心服, 我们不必要求口服。学术研讨, 旨在求真。任何人, 只要服从真理, 都是值得欢迎的。但《虚妄论》对于拙文的第一个问题仍妄加责难, 说:“‘《报任安书》作于太始四年说’及‘任安死于征和二年七月说’皆属伪证伪考。”到底是谁在作伪证伪考, 看来还要把历史事实再抖落一番。本文试图对此再做简洁明快的回答, 就《报书》作年与袁先生商榷, 下分三题来说。 一、 《报书》作年:是生年还是主 “《报任安书》作年为基准点”, 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拙文《评袁传璋“司马迁生于前135年说”之新证》在评说“历史事实:《报任安书》不作于征和二年”这一话题时, 首先就揭示了《报任安书》的“作年”不是基准点, 只不过没有点出“伪命题”这三个字。为了让袁先生加深印象, 本文不能不直白点明了, 下面引录一段拙文的评说, 请袁先生细看。拙文的评说是: 以《报书》作年为基准点, 此乃大误。基准点具有唯一性、明确性, 由它可以直接推导司马迁的生年。《索隐》说司马迁元封三年, 年二十八;《正义》说太初元年, 迁年四十二岁, 这是推导司马迁生年的两个基准点。按《索隐》说,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按《正义》说,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由于两说并存, 所以两个生年均成为待证之假说。迄今, 考索司马迁生年, 仅有这两个基准点, 舍此无它。《报书》的作年, 不具有直接推导司马迁生年的功能, 无论哪一种作年说法———“太始元年”说、“太始四年”说、“征和二年”说, 均不是基准点。假如袁先生考证出司马迁某岁作《报书》, 再考证出《报书》作年, 则基准点之说是成立的, 但袁先生的考证是离开这一路线的, 所以是不成立的。 二、 太子刘据相关事件 袁先生以《报任安书》 (以下简称《报书》) “作年”为基准点, 其核心论点是“《报书》必作于征和二年十一月”, 见1988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增刊所发袁文《司马迁生于武帝建元六年新证》, 又见于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袁著《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一书中。对此, 拙文《评袁传璋“司马迁生于前135年说”之新证》有如下评说: 袁先生认为, 征和二年夏天任安卷入巫蛊之祸被捕, 到十一月仍囚禁狱中, 于是司马迁在“迫季冬”而任安未被处死时, 写下了《报任安书》。这纯系袁先生的主观臆测。 任安死于征和二年七月, 根本未系狱到“迫季冬”的十一月。所以司马迁的《报书》不作于征和二年, 与任安卷入巫蛊案没有关系。 为了袁先生备忘, 这里再一次抖落《汉书》《汉纪》《资治通鉴》记录的仁安死于征和二年七月的历史事实。《汉书》是原始记载, 巫蛊事件是武帝晚年的一次重大事件, 可以说是一场未遂政变, 死亡数万人, 载于《汉书》中的《武帝纪》《武五子传》《刘屈氂传》等多篇。依《汉书》记载, 先梳理巫蛊事件的始末, 特别是征和二年七八月间这场未遂宫廷政变始末。 《汉书·武帝纪》载: 秋七月, 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壬午, 太子与皇后谋斩充, 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 死者数万人。庚寅, 太子亡, 皇后自杀。初置城门屯兵, 更节加黄旄, 御史大夫暴胜之、司直田仁坐失纵, 胜之自杀, 仁要斩。八月辛亥, 太子自杀于湖。 《汉书·刘屈氂传》载: 太子既诛充发兵……太子召监北军使者任安发北军兵,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