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专题训练------《新序·义勇》《新序·节士》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佛肸以中牟叛,置鼎于庭,致士大夫曰:“与我者受邑,不吾与者烹!”大夫皆从之。至于田卑,曰:“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烹!”褰衣将就鼎,佛肸脱屦而止之。赵氏闻其叛也,攻而取之。闻田卑不肯与也,求而赏之。田卑曰:“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辞赏徙处曰:“以行临人,不道,吾去矣。”遂南之楚。
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胜怨楚逐其父,将弑惠王及子西,欲得易甲,陈士勒兵以示易甲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易甲笑曰:“尝言吾义矣,吾子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取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我从子,非吾前义也。子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也。
芊尹文者,荆之欧鹿彘者也。司马子期猎于云梦,载旗之长拽地。芊尹文拔剑齐诸轼而断之,贰车抽弓于韔,援矢于筩,引而未发也。司马子期伏轼而问曰:“吾有罪于夫子乎?”对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臣闻之,王者之旗拽于地,国君之旗齐于轸,大夫之旗齐于轼。今子荆国有名大夫而减三等,文之断也,不亦可乎?”子期悦,载之王所,王曰:“吾闻有断子之旗者,其人安在?吾将杀之。”子期以文之言告,王悦,使为江南令而大治。
(节选自《新序·义勇》)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打√。
一A人B举C而D万E夫F俯G首H智I者J不K为L也M赏N一O人P以Q惭R万S夫T义U者V不W取X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赛衣将就鼎”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就”字含义相同。
B.“惠王”的“惠”为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C.“引而未发也”与“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引”字含义不同。
D.“大夫”是古代官阶名称,地位低于“卿”“士”,后世成为一般任职者的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胜占据中牟发动叛乱,在中庭放置大鼎,对士大夫说,顺从者可获封邑,不从者将被烹煮。别人纷纷听从,只有田卑不为所动。
B.田卑之所以要辞去赵氏的封赏远走楚国,完全是因为他不想自己高尚的德行凌驾于别人之上而使中牟的士人们心怀羞耻之情。
C.司马子期在云梦之地狩猎时,他车载的旗帜拖拽于地,芊尹文看到后当即拔剑将旗帜斩断,并指出不同身份的人车旗应当有不同的规制。
D.楚王本来准备杀掉芊尹文,但在听闻子期的禀告后转怒为喜,并让原先地位卑贱的芊尹文管理江南区域,使得该地政治清明、局势安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烹!
(2)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
5.面对白公胜的威逼利诱,易甲是怎么应对的?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崔杼者,齐之相也,弑庄公,止太史无书君弑及贼,太史不听,遂书贼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又嗣书之,崔子又杀之,其弟又嗣复书之,乃舍之。南吏氏是其族也,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将复书之,闻既书矣,乃还,君子曰:“古之良吏。”
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正而好义,王使为理。于是廷有杀人者,石奢追之,则其父也,遂反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成政,不孝;不行君法,不忠。弛罪废法而伏其辜,仆之所守也。伏斧锧命在君。”君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以死罪生,非廉也。君赦之,上之惠也;臣不敢失法,下之行也。”遂不离斧锧,刎头而死于廷中。君子闻之曰:“贞夫法哉!”诗曰:“彼已之子,邦之司直。”石子之谓也。
申徒狄非其世,将自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吾闻圣人仁士之于天地之间,民之父母也,今为濡足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申徒狄曰:“不然。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亡天下:吴杀子胥,陈杀泄治而灭其国。故亡国残家,非无圣智也,不用故也。”遂负石沈于河。君子闻之曰:“靡矣乎,如仁与智,吾未见也。”诗曰:“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此之谓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接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子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此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甚嗟也可去,甚谢也可食。”
(节选自《新序·节士》)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过秦论》课内素材积累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故都的秋》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docx
 - 《故都的秋》自主学习任务单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师说》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docx
 - 《劝学》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沁园春 长沙》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迷娘(之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