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5)--3.7 丹青与水墨——山水画的技法革新.pdf

(15)--3.7 丹青与水墨——山水画的技法革新.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山水画的独立期 3.7 [访谈节目] 丹青与水墨——山水画的技法革新 大家好!中唐时期出现了水墨山水画,它是有别于青绿山水画的另外一种画 风。墨色给人的是一种安静幽远的感受,符合禅宗追求空寂的审美心理,由此逐 渐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青睐。王维首创的“水墨渲淡”法,实际上是用水墨晕染去 创造空间质感的技法,适应了当时的审美追求。其实水墨山水画的产生,不光是 审美的需求,也是技法实践的必然结果。今天,我们请来了华侨大学中国画专业 的教授——刘老师,一起讨论一下唐代山水画技法的革新问题。 王华:刘老师好!山水画技法在唐初及以前尚未成型时,沿用的都是人物画的勾 线填色法,线条定骨干,色彩染质感。勾线填色的方法用到人物画上,能画得比 较写实,但用到山水上,似乎越想画的精细,就离自然中的山水形象越远,越趋 于一种装饰性,如李昭道的《春山行旅图》,为什么勾线填色法不能使山水画进 入到较写实的境地呢? 刘老师:这个问题和造型有点关系,山水画的造型原理与人物画有很大的不同。 关于这一点,苏东坡有段很精彩的论述:“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缘有常 形,至于山石竹林,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意为人物、动物和器皿 具有基本的形状和比例;但山石树木,水波烟云,是有“常理”而无“常形”的, “常理”指的是事物千变万化的内部规律。自然界的树石云水奇形怪状,千变万 化,精准的用笔和线条往往很难表达树石粗糙、云水迷茫的效果。平涂式的色彩, 也难有效地传达山石树木的质感。勾线填色法在面对山水画的写生时是有缺憾 的。 王华:山水画中的多种皴法,就是适应这种写实的需要而产生的吧? 刘老师:对的。“皴”,生活中是指皮肤因干燥被风吹而裂开口子。在大自然中, 有很多山石、树木的纹理,都呈现出开裂的肌理效果。画家有意识地把这种纹理 效果表现出来,就丰富了山石树木的质感,质感的表达可以有效传达出大自然的 气息。 王华:人物画有十八描,山水画有十六皴。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如雨点皴、斧 劈皴、披麻皴和折带皴等等,都是为了表现各种山石的纹理而创造出的笔法。那 皴法为什么最终和水墨结合在一起了呢? 刘老师:皴法必然要和水墨联系在一起,假如用皴法表现山体后,再加上厚重的 颜料,如 《明皇幸蜀图》中的矿物质颜料,那么原有的皴法就会被覆盖掉,出现 错乱的视觉效果,干扰对画面的欣赏。同样如果平涂颜料后,也无法在上面画很 多皴法,原先的颜色也会被破坏掉。 王华:看来皴法与着色法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了,只有和水墨结合在一起,达到 水墨晕章的审美效果才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这里皴法表现山石的肌理效果,水 墨的晕染是强化山石的阴阳面。难怪皴法一出现,山水画的两大类型就明确了, 丹青与水墨,两种技法体系是无法融合的。 刘老师:对。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有些重彩山水,也可以适当地加一些简单的 皴法,从而提示物象的轮廓和结构,但不能用繁密的皴法。比如说北宋王希孟的 《千里江山图》,就是借鉴了当时的水墨画技法的成果,在一些坡脚和山体上加 有很精细的披麻皴和小斧劈皴。而且和矿物质着色不在一处,重彩着色与皴法配 合的很好。但对于很激烈的皴法,如南宋李唐、马远的大斧劈皴,是无法在上面 着色的。 王华:元代及以后,还有在水墨的基础上淡着色的情况,如浅绛山水画,即是在 水墨的基础上淡淡的着赭石色,不用矿物质颜色覆盖,只用半透明的颜色丰富画 面,不去破坏皴法效果。可见,画家们是在实践中互为吸收,努力调和丹青与水 墨的矛盾。

文档评论(0)

职教中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