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VIP

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古诗练习。(18分) 夜绩麻,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解释下面的字词。(2分) (1)绩麻:晚上织麻布。 (2)供:从事农业生产。 2.诗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多选)(3分) A.耘田 B.绩麻 C.在树下休息 D.学种瓜 答案:B、D。 3.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多选)(2分) A.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繁忙生活。 B.孩童学习种瓜的情景。 C.大人忙忙碌碌种地,小孩玩耍的场面。 答案:A、B。 4.古诗后两句体现出了儿童的、。(2分) 答案:儿童的勤劳。 5.“村庄儿女各当家”指什么?(3分)() A.家里的儿子或女儿当家做主。 B.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当家做主。 C.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里的活。 答案:C。 6.诗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A.对孩童的讨厌之情。 B.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C。 二、课外古诗阅读。(24分) (一)游园不值① [宋]叶绍翁 应怜②屐齿③印苍苔,小扣④柴扉⑤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值:遇到。 ②怜:爱惜。 ③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④小扣:轻轻地敲。 ⑤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1.结合注释,对诗题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园子里没有好看的景色,不值。 B.来一趟没看见里面的景色,玩得不值。 C.来游园没遇到要拜访的人。 D.来游园没有遇到要拜访的人,太不值得了。 答案:A。 2.从“小扣柴扉久不开”我们知道了。(3分) 答案:园子很久没有人来了。 3.作者到底有没有见到园子里面的春色呢?你是通过哪句诗看出来的?(3分) 答案:作者看到了园子里面的春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 4.认真品读后两句诗,下面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有()。(多选)(3分) A.虚实结合,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看到春天的气息;虚写里面的满园春色。 B.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了,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C.作者心中本来还是很惆怅的,但看到了出墙的红杏后,很高兴。 D.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写出的不仅仅是园中的美丽景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答案:A、D。 (二)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①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玉笛:精美的笛子。 ②折柳:即《折杨柳》笛曲。 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情景?(3分) 答案:春夜在洛城闻笛的情景。 2.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3分) 答案:听到笛声,想起家乡。 3.下列哪一项最能概括这首诗的主题?(3分) A.怀念故园。 B.赞美春天。 C.描写夜景。 答案:A。 2.简述这则寓言的寓意。(3分) 3.这则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是否符合现实情况?为什么?(3分) 4.这则寓言中的“性缓”是指什么?(3分) 5.这则寓言中的“火烧君裳”是什么意思?(3分) (二)闲情 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白居易的诗人,他有一句名言:“闲情逸致是诗人的本色。”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他认为,诗人必须要有一颗闲适的心,才能够写出真正优秀的诗歌。白居易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他的闲情逸致,比如他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一句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表现了他的闲适心境。 1.这则文言文讲述了哪位诗人的思想?(3分) 2.这则文言文中的“闲情逸致”是指什么?(3分) 3.这则文言文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了什么?(3分) 4.你认为,在现代社会,我们是否也需要闲适的心境?为什么?(3分) (三)天下大同 明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他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他认为,人们的内心都有一份良知,只要发掘和运用这份良知,就能够实现“天下大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他在《传习录》中写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他的意思是说,其实世界上本来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和冲突,只是因为人们的欲望和执着,才会让世界变得不和谐。所以,他提倡人们要以“良知”为准则,去做人、做事,才能实现天下大同。 1.这则文言文讲述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3分) 2.王阳明认为人们的内心都有一份什么?(3分) 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了什么?(3分) 4.你认为,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在现代社会是否仍然适用?为什么?(3分) 2.A.圣人之道和D.人非生而知之者 3.I knew that the king was impatient, and it turned out to be true. 4.C.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酒以成礼 1

文档评论(0)

柏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多年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