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课前预习 一、作家作品 生平 郭沫若(1892— 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 川乐山人。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 李白、苏轼等人的诗,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1914 年,他 怀着报国济民改革社会的理想东渡日本留学。1918 年考入 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受到西方及日本进步的社会思潮和 文学思潮的影响,世界观倾向于泛神论。“五四 ”时期,郭 沫若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21 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了“创造社 ”。1926 年 参加北伐战争,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逐步完 成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1928 年到 1937 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 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撰写自传、散文和历史小说等。抗战爆发后,郭沫若 归国请缨,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并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借古讽今的笔法写了《屈 原》等六部历史剧,紧密配合了现实斗争。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了国家政治 和科学文化机关的领导职务。 作品 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有历史剧本《屈原》《虎符》《棠 棣之花》等,有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 评价 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越,是中国新诗的 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课文背景 本诗写于 1919 年 9、10 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 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 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郭沫若写 下的这首对于力的赞歌,体现了“五四 ”所焕发的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 三、常识积累 1.新诗与自由诗 “新诗 ”又称“现代诗 ”,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学 ”运动以后产生的 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 自由诗、散文诗等。它的特点是冲破了旧体诗格律的限制,采 用与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和现代音韵,文体整齐,押韵自由,生动活泼,便于表现复杂的现代 生活和思想感情,易为群众所接受。 “ 自由诗 ”是一种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的诗体,它不受格律的 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但要有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创始人为美 国诗人惠特曼。我国“五四 ”以来十分流行这种诗体。 2.律吕 (1)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共十二管,管径相等,以管的长短来确 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作“律 ”;成偶数的六个管叫作“ 吕 ”, 合称“律吕 ”。后亦用以指乐律或音律。如马融《长笛赋》:“律吕既和,哀声五降。”翁洮《和 方干题李频庄》诗:“犹凭律吕传心曲, 岂虑星霜到鬓根。” (2)比喻准则、标准。如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至于臣者,自知最为浅陋,顾贪恩 待,趋以就事,丛杂乖戾,律吕失次。”黄中黄(章士钊笔名)《大革命家孙逸仙》:“其人诚亚 东之珍宝,其言诚革命之律吕哉。” 教材知识学习 文本建构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 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 ”时期那个时代狂飙突进的象征, 是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问题探究 1“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这一句中最有表现力的词有哪些? 请加以赏析。 答: 2 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答: 3 请你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 力的律吕哟 ”的深刻含意。 答: 4 你觉得这首诗歌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5 这首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答: 『针对练笔』 由月亮展开想象与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00 字左右。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问题探究 1、答案 (1)“提 ”字,表现了“太平洋 ”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横扫旧宇宙的力量。 (2) “推 ”字,表现了“太平洋 ”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的猛烈冲击。 2、答案 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 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 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具体象征。 3、答案 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 ”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力 的绘画,力的舞蹈 ”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 ”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 ”则是洪涛的节 奏和音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