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 第七章第三节 山水之间,雕栏玉砌.pptx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 第七章第三节 山水之间,雕栏玉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 第七章 住——亭台楼阁 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城市建设开发时,应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 ——2002 年习近平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书撰写的序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习言习语 录目中华建筑,源远流长壹民栖广厦,百姓安居贰山水之间,雕栏玉砌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曹植《铜雀台赋》第三节山水之间,雕栏玉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与修建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着自然的水、石、花、木等元素,是中国人民思想和情趣的寄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一、亭台楼阁的起源和发展(一)亭—亭者,景也 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供人休息、避雨、乘凉使用,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 亭也有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的用途,一般是五里或十里设置一个,五里为短亭,十里为长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二)台—俯瞰山水“台,观四方而高者也。”高而平的建筑叫台,一般呈方形,是开放型的、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建筑。一、亭台楼阁的起源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三)楼—志存高远“楼者,重屋也。”楼是供人居住的房屋,在园林建筑中多为两层,个别也有三层的。楼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当时主要用于观敌瞭阵,后来发展成为供人居住的住宅,主要用于居住女眷。一、亭台楼阁的起源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三)楼—志存高远一、亭台楼阁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武汉黄鹤楼、运城鹳雀楼、南昌滕王阁、岳阳岳阳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四)阁—恢宏大气楼与阁自古以来就是建筑中的翘楚,是中国建筑的灵魂所在,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为文人墨客所称颂。一、亭台楼阁的起源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二、亭台楼阁特点(一)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我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功能不在于居住和实用性,而是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从而用以怡情的建筑设计,建筑本身通常为了欣赏和点缀风景而修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二)亭台楼阁背后的细腻情感 园林建筑在空间处理上相对于其他的建筑有着很大差别,通常采用引导、掩藏、曲折、暗示等手法,极大地丰富了空间层次,达到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二、亭台楼阁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三、亭台楼阁的文化内涵(一)画中之景,画外之声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山水树木,如果没有文学和绘画中的意境,就意味着与一般土木工程别无二致,或者只能是一般的自然原野山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三、亭台楼阁的文化内涵(一)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理论讲坛(二)诗中有景,景中有诗“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因此亭台楼阁常常与诗歌古文相伴,它们与诗歌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亭台楼阁而创作的诗歌向我们传达着丰富的内涵,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状况与百姓生活的重要渠道。三、亭台楼阁的文化内涵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理论讲坛三、亭台楼阁的文化内涵(二)诗中有景,景中有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 古为今用国际古、古迹遗址日(4月18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 4月18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倡导下,这一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国际古迹遗址日,旨在于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理念,提升公众对世界遗产现实价值的认知。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吟咏“亭台楼阁”的诗,谈谈诗歌所蕴含的浓浓情思,以及给人带来了哪些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住学思践悟 谢谢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