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rs与gis的海伦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分析
现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人类的外部影响和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土地利用变化是在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其变化是引起其他全球变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加强,近年来,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问题。
海伦市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中心地带,黑土是自然肥力很高的农耕土壤,东北典型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20 a来海伦市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此带来了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因此,以海伦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 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等的方法,分析和明确20 a来该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变化,可以为该区域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阴山山地地貌
海伦市(46°58′~47°52′N, 126°14′~127°45′E)位于黑龙江省中部,距哈尔滨市225 km。东部隔克音河与绥棱县为邻,西部隔通肯河与青冈、明水、拜泉县相望,北部与北安市接壤,南部与绥化市、望奎县为邻。全境从东北到西南较长,150 km;南北较短,78 km,幅员面积为4 551 km2。在地貌上位于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松嫩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从东北到西南,由低丘陵、高平原、河阶地、河漫滩依次呈阶梯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最高471 m,最低147 m,一般为200 m左右。境内无高山峻岭,除少量残丘外,大部分为波状起伏的高平原,即所谓漫川漫岗。在土壤方面,黑土占海伦市总面积的62.7%,占总耕地面积的81.5%。水分、养分条件较好,潜在肥力很高。
1.2 遥感影像解译
本文以海伦市1986年、1995年、2007年3期30 m分辨率陆地卫星(Landsat TM)影像作为基础数据,在1∶5万地形图校正的基础上,利用ERDAS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解译结果请当地专家鉴定和实地初步验证,解译精度在90%以上,应用Arc/INFO软件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建立了3个时期土地利用图和相应的属性数据。
1.3 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是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以及土地的用途、利用方式、覆盖特点和生态类型作为分类依据,将海伦市土地利用分为旱田、水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8类。
1.4 分析
1.4.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马尔可夫模型是研究土地利用中的非常有用的随机模型,它是基于马尔可夫链,根据时间的目前状况预测其将来各个时刻 (或时期) 变动状况的一种预测方法。在模型中,其基本形式是表示在特殊的时间间隔从一空间到另一空间转移的概率矩阵, 且状态转移过程是无后效性的。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模型如下:
Aij=???A11A21An1A12A22An2A13A23An3.........A1nA2nAmn???(1)Aij=[A11A12A13...A1nA21A22A23...A2nAn1An2An3...Amn](1)
式(1)中,i行表示起始状态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终止状态的其他类型的面积;j列表示起始状态的其他类型转化为终止状态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Aij为研究阶段内土地利用类型i转化为土地利用类型j的面积。利用公式Pij=Aij/∑j=1nAijΡij=Aij/∑j=1nAij可以得出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根据原始转移矩阵得到 1986年、2007 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置矩阵,进而得到 1986~2007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表。
1.4.2 土地类型数量k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可以定量的描述研究区域内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K=U2?U1U1×1T×100%(2)Κ=U2-U1U1×1Τ×100%(2)
式(2)中,K 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动态度,U1,U2分别为研究期初、研究期末某一土地类型数量。T为研究时段,以年为基本单位时间,K为年变化率。利用此模型可以对研究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变化速度做分析比较。
1.4.3 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la
不同的利用类型和方式对土地的利用强度是不同的。以庄大方、 刘纪远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数量化综合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土地利用的强度对研究区土地的8个类进行分级赋值 (表 1)。由公式 (3)求得 1986年、1995年和2007年海伦市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通过比较反映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引起的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
La={∑Ai(Si/S)}/n×100%(3)La={∑Ai(Si/S)}/n×100%(3)
式(3)中,La为土地利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塔望食品品牌策划:品牌就是生意,功能饮料行业如何正确品牌定位.pdf VIP
- 2023春国开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形成性考核作业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HGT20592_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和紧固件(法兰选取).pdf VIP
- 中国脱硫脱硝除尘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试行).doc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理论考核)题库及答案(2025年深圳).docx VIP
- 手工贴标工艺培训.pptx
- 电梯(困人)机房救援说明.doc VIP
- Power BI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案例教程.pptx
- 建设法规测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