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香型乌龙茶品种特征特性及其在新茶区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
摘要 2003 年,福安市上白石镇引进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经试验观察,筛
选出适合该地推广的金观音、黄观音,进行无公害示范栽培。介绍两品种的特征
特性、栽培技术以及乌龙茶病虫害无公害综合技术研究、有机肥料施用效果与效
益的研究、加工新工艺研究情况等。
关键词 高香型乌龙茶;特征特性;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
2003 年,福安市上白石镇开始引进乌龙茶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等新品
种试种。在引种基础上,经过进一步试验观察,筛选适合本地推广的高香、高产
的乌龙茶优良品种金观音、黄观音,进行无公害示范栽培,在财洪下坪仔村建立
苗圃园4hm2 ,培植高香型乌龙茶品种种苗 1 000~1 200 万株。
1 引进示范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1.1 金观音(茗科 1 号)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 1978~1999 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
父本,采用杂交株育种法育成,已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推广。2000 年福建省农作
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 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
(1)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
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
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芽叶紫红色,茸毛少,子房茸毛中等。芽叶生育
力强,发芽密且整齐,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 4 月初。产量高,可达 3
000kg/hm2 。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
味显,具有铁观音香味特征,制优率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
活率高。
(2 )栽培要点。适于乌龙茶茶区栽植。幼年期生长较慢,宜选择纯种健壮
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肥活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
植株数与密度。
1.2 黄观音(茗科2 号)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 1977~1997 年,采用杂交育种法,从铁观
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一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90 年以来,在福建乌龙茶区
及粤、湘、川、浙、苏等省有栽培。1998 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定为省级品种,2003 年通过国家审定为国优良种。
(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性系,二倍体,早生种。小乔木型,大叶类。
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
稀,叶质尚厚脆。芽叶黄绿色带微紫色,茸毛少,子房茸毛中等。芽叶生育能力
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 4 月上旬。产量较高,可达 3
000kg/hm2 以上。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
色泽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滋味醇厚甘爽,制优
率特高;制绿茶、红茶,条紧细,香高爽,味醇厚。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
殖力强,成活率特高。
(2 )栽培要点。适宜在乌龙茶区和部分红茶、绿茶茶区种植。选择土层深
厚、肥沃的园地种植。幼龄期茶园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适
时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
2 乌龙茶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
根据闽东乌龙茶的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建园时对土壤进行消毒、保护和利
用害虫蜂等天敌昆虫、分批及时采摘或采除大量的卵粒、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
风透光条件、生物防治、严格按照农业部公布的限用农药进行合理使用等综合措
施,使乌龙茶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的要求。
3 有机肥料施用效果与效益的研究
以有机肥为主,根据闽东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等特点,改善各季肥料比例。根
据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具体要求,确定是否配合施用速效性化学肥料及其用量、平
衡施肥技术应用、茶园绿肥种植技术应用等。
4 乌龙茶加工新工艺研究
根据闽东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对乌龙茶的传统加工工艺进
行改进,探索更能适于闽东地区乌龙茶加工的新工艺。由于闽东特殊的地理环境、
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闽东茶叶的鲜嫩度、品质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针对这些特点,对闽东乌龙茶在晒青、凉青、摇青、杀青等加工环节上进行改进,
主要对晒青、凉青、摇青、杀青的程度和时间的改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TTXB001-2021 金属材料-不锈钢棒.pdf VIP
-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docx VIP
- (76页PPT)西式面点技术第四章蛋糕的制作.pptx VIP
- 小学体育--立定跳远公开课教案.docx VIP
- 2024年中考英语语法复习: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120题练习题(含答案).pdf VIP
- 大班语言《妈妈发火了》微课件.pptx VIP
-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学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1基于RS和GIS的青岛市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与分析.ppt VIP
-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后练习(含答案).doc VIP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