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911-2020水稻品种稻瘟病(苗瘟)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范.docxVIP

DB35T 1911-2020水稻品种稻瘟病(苗瘟)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 15 福 建 省 地 DB35 方 标 准 DB35/T 1911—2020 水稻品种稻瘟病(苗瘟)抗性 室内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house identification of rice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2020 - 06 - 29 发布 2020 - 09 - 29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 DB35/T 1911—202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鉴定方法 1 3.1 鉴定圃设置 1 3.2 育苗方法 1 3.3 接种体制备 2 3.4 苗瘟接种方法 2 3.5 调查方法 2 3.6 病情指数计算 3 3.7 抗菌株率计算 3 3.8 抗性等级划分 3 3.9 鉴定结果 4 4 材料和土壤处理 4 4.1 接种体 4 4.2 水稻植株 4 4.3 鉴定圃土壤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水稻抗稻瘟病鉴定病情调查记载表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水稻抗稻瘟病鉴定抗性等级记载表 6 II DB35/T 191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妞妞、杜宜新、阮宏椿、陈福如、杨秀娟、甘林、代玉立。 1 DB35/T 1911—2020 水稻品种稻瘟病(苗瘟)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苗瘟) 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材料和土壤 处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苗瘟)的鉴定,用于评价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病性。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稻瘟病 rice blast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 (Hebert) Barr.]侵染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真菌病害。 2.2 苗瘟 seedling blast 水稻3叶期以后至移栽前秧苗叶片上发生的稻瘟病。 2.3 人工接种鉴定 artificial inoculation identification 在适宜条件下, 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接种于水稻植株上, 判别水稻品种的抗病性的接种鉴定方法。 2.4 接种体 inoculum 用于人工接种鉴定的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 2.5 喷雾接种 spray inoculation 将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至水稻叶片上,使水稻在适宜条件下感染稻瘟病菌的接种方 法。 2.6 对照品种 control variety 在鉴定水稻品种抗病性时设置的感病品种。 3 鉴定方法 3.1 鉴定圃设置 在可控温、控湿、控光的鉴定圃内设置20个以上的鉴定池。 3.2 育苗方法 播种前60 d将鉴 定池 内土壤翻 晒,播种 前20 d施 肥浸泡, 鉴定池每 平方米施 复合肥 (N-P2O3-K2O:15-15-15) 0.16 kg。播种前1 d平整鉴定池泥浆,排除积水,将各鉴定池划分为长20 cm、 2 DB35/T 1911—2020 宽10 cm的若干单元格。参鉴品种经浸种、催芽后按编号顺序播种于单元格,每一单元格内播种一个品 种,每个品种播种3丛, 每丛10~15粒种子,随机插入对照品种,接种前3 d~5 d酌施氮肥。 3.3 接种体制备 3.3.1 培养基制备 淀粉培养基:将可溶性淀粉10 g、酵母浸膏2 g、碳酸钙3 g和琼脂18 g加入800 mL水中,加热至琼 脂融化,加水定容至1 000 mL,调节pH至6.5, 在121 ℃下湿热灭菌25 min。 米糠培养基:将米糠20 g、琼脂20 g加入800 mL水中,加热至琼脂融化,加水定容至1 000 mL, 调 节pH至6.5, 在121 ℃下湿热灭菌25 min。 3.3.2 菌株选择 选择全省水稻主要种植区域内强致病力的稻瘟病菌菌株20株以上。 3.3.3 稻瘟病菌培养 将选择的稻瘟病菌菌株置于可溶性淀粉培养基平板上28 ℃恒温黑暗培养7 d,用灭菌的打孔器打取 5 mm的菌丝块,备用。将灭菌米糠培养基倒入直径9 cm灭菌培养皿,每皿倒入30 mL~40 mL米糠培养基, 制成米糠培养基平板,将菌丝块接种至米糠培养基平板上,28 ℃恒温黑暗培养10 d,用无菌毛笔刷除 表面菌丝体,将培养皿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