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荣捷先生的翻译思想及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
一、 “哲学沟通的二元”
陈荣杰是著名的国内外学者。他是一位翻译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遗产。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翻译、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他被称为“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最详细的中国儒家思想”(崔玉军,2003:101)。“战后美国最著名的中国哲学学者,也是中国辩证法的重要推动者和领导者,也是东西方文化与哲学交流的老兵”(华一仁,1997:347)。然而, 这样一位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有着杰出贡献和巨大影响的学者和翻译家, 国内翻译研究界的学者对其却关注很少。查近年出版的翻译学领域的著作和论文, 竟无一部 (篇) 介绍他的翻译事业, 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笔者不揣浅陋, 撰写此文, 以使国内读者对陈荣捷先生的翻译事业有些了解。
二、 陈荣络《隋书哲学》
陈荣捷祖籍广东, 五岁入私塾开蒙, 青年时代入岭南学院 (今香港岭南大学前身) 读哲学, 1924年留学美国, 先修英国文学, 后改入哲学系, 1929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是年9月归国任岭南大学教授、教务长。1935年旅美, 后长期定居美国。曾任夏威夷大学教授及哲学系主任。二战后先后担任达慕思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教授、文科主任, 彻谈慕学院 (Chatham College) 讲座教授及荣誉教授。退休后任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教授。他还曾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亚洲比较哲学会会长、国际知名哲学刊物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东西哲学》) 编委, 并曾参与创设世界哲学史上的一件盛事——东西方哲学家会议。
陈荣捷先生一生笔耕不辍, 出版了大量的作品, 其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传统思想和哲学, 尤以儒家思想为重。他的作品按其性质可划分为两大类:一为专著, 一为翻译。其中翻译作品主要为中国古代哲学著作的英译:王阳明《传习录》, 《老子》, 惠能《六祖坛经》, 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 陈淳《北溪字义》等。以上几部都是有单行本行世的译著。此外, 还有大量的翻译散见于其综合性的学术著作里, 最有代表性者为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 内有大量的翻译文字。另外他的译文也大量出现在其他学者编写的介绍中国或东方思想的著作中, 如美国汉学家狄百瑞 (Wm.Theodore de Bary) 和华霭仁 (Irene Bloom) 主编的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一书中即选用了多篇他的译文。(1)
三、 溢美的辞词与西方学术传统的改革方案
1994年陈荣捷先生在美国匹兹堡病逝后, 《纽约时报》 (The New York Times) 发表文章, 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并引述亚洲研究协会的授奖词, 称之为“中国哲学研究在西方的一代宗师和中西方学术界最关键的联结者……向西方传授中国学术传统的中间人, 当今之世无人能出其右。”(2)而笔者在研究陈荣捷先生一生的学术活动和学术贡献之后, 认为这样的评价并非溢美之辞。总括而言, 陈荣捷先生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 《中国哲学经典》简介
陈荣捷并不是第一个向西方翻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华人学者, 在他之前较有名者如辜鸿铭、林语堂等人也翻译了不少中国的典籍, 并在西方引起较大轰动和反响。此外, 不少西方学者和汉学家如理雅各 (James Legge) 、卫礼贤 (Richard Wilhelm) 、威利 (Arthur Waley) 等也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但综观陈荣捷先生的翻译活动, 较之他之前所有的中外学者和翻译家都更为全面、深入和系统。出版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堪称用英文出版的第一部系统翻译、介绍自西周至现代中国哲学经典作品的学术著作。此书自酝酿到成书历20余年, 出版后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最权威的阐释中国哲学的著作之一。全书800余页, 按年代顺序历数中国历史上各派先哲的重要观点, 内容除介绍和评论性文字外, 全部是陈荣捷先生自己翻译的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外国读者只须通读此书, 即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一个全局性的、系统性的了解。
我们可以儒家思想为例来做更具体一点的说明。在陈荣捷先生之前, 翻译中国儒家经典者不在少数, 但多数都集中在先秦儒家经典即四书五经, 而对于儒家思想的另一重要阶段——宋明理学, 则很少有人译介。陈荣捷先生弥补了这一重要的空白, 在其A Source Boo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