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海诗话.txt
藏海詩話 [宋]吳可 撰
明不虧案:明不虧姓名諸書不載,未詳何 。〈題畫山水扇〉詩云:「淋漓戲墨墮毫
端,雨濕溪山作小寒。家在嚴陵灘上住,風煙不是夢中看。」,後二句 《騷》、《雅》。
葉集之詩云 「層城高樓飛鳥邊,落日置酒清江前。」明不虧詩云:「故鄉深落落霞邊,
鴈斷魚沉二十年。寫盡彩箋無寄處,洞庭湖水闊於天。」「落霞邊」不如 「飛鳥邊」三字不
凡也。評:明詩首句已藏末句在內,此所以佳也,奈何以 「飛鳥」、「落霞」較量工拙耶?
即葉詩亦未見不凡也。
老杜詩云:「行步欹危實怕春。」「怕春」之語,乃是無合中有合。謂 「春」字上不應
用 「怕」字,今卻用之,故為奇耳。
杜詩敘年譜,得以考其辭力,少而銳,壯而肆,老而嚴,非妙於文章不足以致此。如說
華麗平淡,此是造語也。方少則華麗,年加長漸入平淡也。
五言詩不如四言詩,四言詩古,如七言又其次者,不古耳。評:詩自四言遞降至七言,
此風會使然耳。後世論詩只論其工不工,何必問其古不古也。
「便可披襟度郁蒸。」「度」字又曰 「掃」,不如 「掃」字奇健。蓋 「便可」二字少意
思,「披襟」與 「郁蒸」是眾人語,「掃」字是自家語,自家語最要下得穩當,韓退之所謂
「六字尋常一字奇」是也。
蘇州常熟縣破頭山有唐常建詩刻,乃是 「一徑遇幽處」。蓋唐人作拗句,上句既拗,下
句亦拗,所以對 「襌房花木深」。「遇」與 「花」皆拗故也。其詩近刻,時人常見之。案:
歐陽修 《詩話》亦作 「遇幽處」。
凡作文,其間敘俗事多,則難下語。此條館本不載,見李氏 《函海》本。
唐末人詩,雖格不高而有衰陋之氣,然造語成就。今人詩多造語不成。
畫山水者,有無形病,有有形病;有形病者易醫,無形病則不能醫。詩家亦然。凡可以
指瑕鐫改者,有形病也。混然不可指摘,不受鐫改者,無形病,不可醫也。
餘題黃節夫所臨唐元度 〈十體書〉卷末云:「遊戲墨池傳十體,縱橫筆陣掃千軍。誰知
氣壓唐元度,一段風流自不群。」當改 「游」為 「漫」,改 「傳」為 「追」,以 「縱橫」為
「真成」,便覺兩句有氣骨,而又意脈聯貫。
凡看詩,須是一篇立意,乃有歸宿處。如童敏德 〈木筆花〉詩,主意在筆之類是也。
前人詩如 「竹影金瑣碎」,「竹日靜暉暉」,又 「野林細錯黃金日,溪岸寬圍碧玉天」
,此荊公詩也。「錯」謂 「交錯」之 「錯」。又 「山月入松金破碎」,亦荊公詩。此句造
作,所以不入七言體格。如柳子厚 「清風一披拂,林影久參差」,能形容出體態,而又省
力。
白樂天詩云:「紫藤花下怯黃昏。」荊公作 〈苑中〉絕句,其卒章雲 「海棠花下怯黃
昏」,乃是用樂天語,而易 「紫藤」為 「海棠」,便覺風韻超然。「人行秋色裡,家在夕陽
邊。」有唐人體。韓子蒼云:「未若 『村落田園靜,人家竹樹幽』,不用工夫,自然有住
處。」蓋此一聯頗近孟浩然體制。
世傳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以為 「尋常」是數,所以對 「七十」。老
杜詩亦不拘此說,如 「四十明朝是,飛騰暮景斜」,又云 「羈棲愁裡見,二十四回明」,乃
是以連綿字對連綿數目也。以此可見工部立意對偶處。
第 1 页
藏海诗话.txt
餘題王晉卿畫 〈春江圖〉,累十數句,事窮意盡,輒續以一對雲 「寒煙炯白鷺,暖風搖
青蘋」,便覺意有餘。
〈木蘭詩〉云:「磨刀霍霍向豬羊。」「向」字能迴護屠殺之意,而又輕清。
「北邙不種田,唯種松與柏。松柏未生處,留待市朝客。」又 〈貧女〉詩:「照水欲梳
妝,搖搖波不定。不敢怨春風,自無台上鏡。」二詩格高,而又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老杜句語穩順而奇特,至唐末 ,雖穩順,而奇特處甚少,蓋有衰陋之氣。今人才平
穩,則多壓塌矣。
和平常韻要奇特押之,則不與眾人同。如險韻,當要穩順押之方妙。
秦少游詩:「十年逋欠僧房睡,準擬如今處處還。」又晏叔原詞:「唱得紅梅字字香。
」如 「處處還」、「字字香」,下得巧。
工部詩得造化之妙。如李太白 〈鸚鵡洲〉詩云 「字字欲飛嗚」,杜牧之雲 「高摘屈、宋
艷,濃熏班、馬香」;如東坡雲 「我攜此石歸,袖中有東海。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
魯直 〈茶〉詩 「煎成車聲繞羊腸」,其因事用字,造化中得其變者也。
學詩當以杜為體,以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