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毛壳菌菌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ocxVIP

球毛壳菌菌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球毛壳菌菌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0 微生物菌肥在草莓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研究意义]草莓具有丰富的养分、维生素c和良好的栽培经济效益。在设施栽培中,由于多年连续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导致微生态失衡,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微生物肥料含有有益微生物菌群、活性酶、有机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能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赵贞等,2012)。当前微生物菌肥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应用微生物菌肥可改良土壤,保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研究微生物菌肥在草莓上的施用效果可为菌肥生产应用提供参考。【前人研究进展】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ND35菌株为从健康毛白杨中分离的优势内生真菌,高建锋等(2010)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寄主植物范围广,定殖能力强,菌丝在植物体内蔓延迅速,有可能伴随植株完成整个生命周期,与植物形成互惠共生关系。印敬明(2007)研究结果表明,球毛壳菌ND35菌株对番茄有一定的促生增产作用,另对多种植物生长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刘畅等,2011;米士伟等,2011)。经检测分析该菌株对动植物和环境安全无害(高建锋等,2010)。余新燕等(2009)和孟庆果等(2010)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球毛壳菌为优良的生防菌株。【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关于应用球毛壳菌生物菌肥提高草莓生物量、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研究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以球毛壳菌ND35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真菌生物菌肥对设施农业植物草莓的促生增产作用,为引进适合上海市郊园艺作物无公害生产、经济适用的生物菌肥,大规模进行田间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水解氮、各化学成分 草莓栽培土壤为上海西南郊农田土,土壤理化性质为:土壤p H 6.6~6.7,有机质35.01 g/kg,水解氮195mg/kg,速效磷36 mg/kg,速效钾122 mg/kg。球毛壳菌生物菌肥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球毛壳菌ND35菌株,孢子含量为2.1×107CFU/g,由山东农业大学高克祥教授和江苏大学刘晓光教授提供。 1.2 施肥量、整地 于2011年在上海现代农业开放实训中心钢架连栋塑料大棚温室内进行试验。2011年9月15日章姬草莓苗定植,同时根施球毛壳菌生物菌肥制剂,以不施菌肥为空白对照(T1),施肥量分别为0.5 g/株(T2)、1.0g/株(T3)、2.0 g/株(T4),共4个处理,施用的基肥为有机肥12000 kg/ha、复合肥750 kg/ha。每处理40株,定量浇水,按常规措施管理。株行距25 cm×30 cm,种植密度约67500株/ha,两行一畦,畦间有约30 cm的空地,方便数据采集、果实采摘。数据采集取于每处理中间连续的30株。 1.3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根部施用生物菌肥一个月后,各处理随机挖取一株草莓,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将根、叶片、叶柄3个部位分别切取0.5 cm×0.8 cm大小的组织块40块,经表面消毒后进行组织分离。每个带有PDA培养基的平皿内均匀放置8个表面消毒的组织块,25℃下恒温培养,每处理设5个重复。生长7 d时记录在组织块边缘长出球毛壳菌ND35菌丝的组织块数量,统计分析其定殖情况。 草莓定植一个月后,在样本采集区每隔7 d各处理分别从里向外依次选择完全展开的功能叶取样。将新鲜植物叶片,擦净组织表面污垢,剪碎(去中脉)混匀。按规定数量称取样品用液氮冷冻于-80℃超低温冰箱中备用。12月1日开始采摘果实,每处理采摘8~10个颜色相近的完好成熟果实。以后每隔3 d采摘一次。采后即称重量,草莓单果重指去掉萼片的鲜重,使用千分之一天平称量果实的重量,精确到0.001 g。部分样品液氮冷冻于-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用于测定Vc含量等指标。 叶绿素、淀粉、V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等含量按有关参考文献中方法进行(徐昌杰等,1998;李合生,2000;布都会等,2004)。 参考申光辉等(2012)方法计算处理效应(TE):TE(%)=[(T-CK)/CK]×100,其中T为处理组数据,CK为对照组数据。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片和叶片中定殖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球毛壳ND35菌株在3个处理的根、叶柄、叶片中均有定殖,而且在叶柄和叶片中定殖率与ND35菌肥的施用量成正比。说明球毛壳ND35菌株能够在草莓植株体内的各部分定殖,并与其建立共生关系。 2.2 不同根冠比的草莓植株对第一菌的生物利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表2),施用菌肥明显促进了草莓植株的生长,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鲜重和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尤其是对植株地下部分促生效果突出,其中菌肥用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