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仅见。——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如何来认识春秋战国的这样一场“大变局”?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春秋战国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士阶层的崛起与百家争鸣的出现二、应时代变化而产生的列国变法经济的重大发展变法的作用和影响变法的必要性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一、春秋战国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礼崩乐坏、政治动荡、战争频仍、民不聊生……
结合史料,对比“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概括这一时期的政治局面。礼崩乐坏、政治动荡、战争频仍、民族交融……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
经济的重大发展春秋牛尊战国时期的铁农具铁犁牛耕使用大量私田开垦井田制瓦解
战国水利工程示意图
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货币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的出现根据史料,说明士阶层崛起议政的原因。士人忧虑于政治动荡、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kūn)、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shì)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稷下学宫 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司马光《稷下赋》
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
孔子和老子——儒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儒家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有教无类老子——道家“道”是万物之本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物极必反
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道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墨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君主要以法、术、势治国;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儒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家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法家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仁、礼以德治国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反对战争以贤治国根据材料,比较儒、道、墨、法四家在治国思想上的异同。重刑罚以法治国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为获取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彼此之间不断开展兼并战争……各国统治者都在寻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办法。克敌取胜之道,首在富国强兵,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争相延揽人才,不断调整国策,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达到目的。变法的星火,以不可遏止的燎原之势在各国蔓延开来。 ——卜宪群等《中国通史·第二卷》二、应时代变化而产生的列国变法
列国变法示意图燕昭王乐毅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威王邹忌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成都重庆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化外之邦
正是这个地处边陲、被视为野蛮、落后的蕞(zuì)尔(形容比较小的地区)小国,几百年后却打败了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异常发达的六个关东大国。 ——卜宪群等 《中国通史·第二卷》这一“蕞尔小国”是如何称雄的?跟随时代潮流,商鞅在秦国开展变法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