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答题常见术语汇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常见术语汇总 在高考语文卷中,诗歌鉴赏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题型,考生掌握一些专业术语能够帮助准确答题,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诗歌鉴赏答题常见术语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常见术语 评价主旨类 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3、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4、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 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杜甫的沉郁顿挫(所谓“沉郁”是指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三曹的苍凉雄健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范仲淹的苍凉悲壮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贺的奇诡变幻、忧郁激愤 张九龄的委婉蕴藉 李煜的细腻感人 李清照、柳永的缠绵悱恻 贾岛的萧瑟悲愁 元稹的艳丽浅近 王维的恬淡含蓄,气韵生动 陆游的悲壮爱国 辛弃疾的气势雄壮苏轼的雄健豪放,旷达高远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韩愈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杜牧的清健俊爽 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白的豪迈飘逸,清新雄奇 晏殊的明朗疏淡 杨万里的新鲜活泼陆游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韦应物的清新典雅 欧阳修的清丽明媚姜夔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高岑的雄浑悲壮 孟浩然的恬静浑健 高考诗歌鉴赏专业术语区别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指诗人不直接说自己的情感是什么,而是借写一个场景、一个画面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通过描写这些景物的形态、色彩、芬芳,含蓄曲折地表现出来。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很看不起唐王朝那些骄横的豪门大族,但是他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写晋代贵族王导和谢安居住的乌衣巷连燕子都飞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喻示王谢家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命运,来抒发作者对唐王朝豪门大族的辛辣讽刺之情。 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歌借用空山、新雨、明月、苍松、清泉、青石等自然清新的形象,勾勒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村图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社会的厌弃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寓情于景,则是指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如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词中的“凄”、“冷”、“残”三字既是写景,又富有感情,萧瑟凄清的景物中可见作者长期漂泊天涯的凄凉之感。这些带有浓郁情感色彩的词语是借景抒情之作所不具备的。 又如,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惜别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

文档评论(0)

180****2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