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砖上的桔槔图象,其汲水的原理为“凿木为机,后重前轻”“引之则俯,舍之则仰”。该工具(???)
??
A.提高冶铁业效率 B.适应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C.借助自然力运作 D.体现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运用
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图中出现在唐朝的生产工具是
??
A.石锄 B.骨耜 C.耦犁 D.曲辕犁
3.下图所示为宋元时期的扇式风箱介绍。该史料可用于说明宋元时期(???)
A.家庭式劳作方式的完善 B.冶金行业动力的革新
C.生产经验的传承与革新 D.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
4.《史记盐铁论》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生产方式已发生了变化 B.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 D.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繁荣
5.从目前所发现的近30处两汉(以东汉为主)冶铁遗址来看,绝大多数都建在矿山附近,缺乏利用水力的条件。元朝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中对杜诗创制的水排考证道:去古已远,失其制度,经过他多方搜访,才弄清楚。这些说明(???)
A.采矿业发展导致水土流失 B.水排在元朝已经失传
C.东汉水排的制造工艺复杂 D.汉元水排的利用有限
6.下表为不同时期龙骨车的图片介绍,这反映出我国古代(???)
《王祯农书》中的
三国时期的龙骨车
《王祯农书》中的
魏晋时期的龙骨车
《农政全书》中
两宋时期的龙骨车
A.传统耕作方式的变革 B.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C.农业灌溉工具的改进 D.南北方经济差异较明显
7.明代正德年间《姑苏志》中记载当地“农既专力,其用心自精,占测气候,详密多验。”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农业生产注重了精耕细作 B.理学观念渗透到生产实践
C.农学发展有一定神秘色彩 D.土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8.在西亚乌尔第一王朝的王陵中发掘出大量铜制的头盔、斧子、标枪等,铜块已成为具有倾向职能的交换媒介。这可以佐证
A.西亚最早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 B.乌尔第一王朝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C.乌尔第一王朝促进了青铜技术外传 D.铜铸币成为当时的流通主币
9.考古人员在汉代的各边疆地区都发现了铁制起土工具,而且数量甚多。相比之下,青铜农具已较少见,石器、蚌器、骨器农具更少见。这反映了汉代
A.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增强 B.民间冶铁业技术较先进
C.各地农业发展趋向于均衡 D.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10.赵过有一发明将耕播合一,一面开沟一面播种。这种新技术,对于拥有较大面积耕地、较多畜力与人力的农家,是极有利的。该技术
A.有利于山地的开垦 B.推动小农经济的出现
C.提升汉代农业水平 D.以曲辕犁技术为基础
11.清代乾隆年间,土地所有者每亩土地向政府纳税约合银3分,粮半升左右。而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高达一石粮食、约合2两白银。这一状况(????)
A.激化了官民矛盾 B.导致小农经济瓦解
C.刺激了土地兼并 D.加重了自耕农负担
12.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 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13.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D.男耕女织生产开始确立
14.“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什么工具
A.筒车 B.翻车 C.水排 D.提花机
15.史料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此种生产方式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业的发达 B.政府的重视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铁犁牛耕的出现和使用
16.河北辉县战国墓出土铁器179件,其中有锄36件,犁4件,镰1件;在石家庄市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中,铁质农具占到65%;北到辽宁、南到广东、东到山东、西到四川和陕西均有战国中期的铁农具出土。这些材料能说明战国时期(???)
A.广泛使用铁农具生产 B.法律保护官营冶铁业发展
C.牛耕提高了生产效率 D.商鞅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层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_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_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_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课时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时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3课+现代食物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分层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