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9年甘肃省合水县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docxVIP

2009年甘肃省合水县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甘肃省合水县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河水县位于芦东边境,洛杉矶高原。在这个地区,有子午岭山脉,属于半农半牧区,人口16634人。自1971年在人间首发布氏菌病 (下称布病) 以来, 到1980年, 10年累计发病3 086例。经采取气雾免疫、接种菌苗, 中西医结合等防治, 于1980年治愈了全部病人, 1991年达到了《稳定控制区》标准。2009年出现局部暴发流行,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目标 采取全人口线索调查, 重点为牧区与牛、羊有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员。 1.2 方法 对疑似者做琥红平板凝集试验及试管凝集试验确诊。畜间全部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法, 阳性再做试管凝集试验。 1.3 诊断 按照两部颁《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疫区判定和检测区考核标准》确定病人。 2 结果 2.1 人类疾病的结果 对7个乡 (镇) 共调查4 162人, 确诊32例, 感染率0.77% (表1) 。 2.2 动物间布病的研究 畜间共调查牛3 364头, 感染5头, 感染率0.15%。羊调查37 000只, 感染211只, 感染率0.57% (表2) 。 2.3 采奶、高校及亚麻人员感染情况 饲养员检查150人, 感染20人, 感染率13.30%;采奶、乳制品及皮毛加工人员检查50人, 感染9人, 感染率18.00%;家庭其他人员检查55人, 感染3人, 感染率5.50% (表3) 。 2.4 痛、疼痛、肢体痛 32例患者发热的10人, 占31.00%;关节痛15人, 占47.00%;头痛、全身痛32人, 占100.00%;出汗30人, 占94.00%;肝脾肿大3人, 占9.40% (表4) 。 3 讨论 3.1 赵塬村农民健康情况 散发, 32例患者分布在全县7个乡 (镇) , 占总乡 (镇) 的58%, 呈点状分布, 局部暴发。患病最多的是老城镇赵塬行政村, 共发16例, 占总患者50%。患病职业:32例患者从事饲养、放牧、皮毛及乳制品加工人员有29人, 占总病人的91%。发病季节:有26例在2009年5~7月, 占81%, 其余6例在当年8月至次年4月。患病年龄:13~40岁年龄组23例, 占72%, 41~70岁年龄组9例, 占28%。患者性别:男性24例, 占75%, 女性8例, 占25%。 3.2 皮肤水肿、典型患者 发热少, 32例患者, 只有10例有低热, 占31%, 多为20岁以下的患者。无皮肤瘙痒及过敏现象, 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乏力及全身关节痛。病程最长的2年, 最短6个月, 平均10个月。起病多数缓慢, 在不知不觉中发病。有5例患者, 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占16%。 3.3 病年份下降 合水县为半农半牧区, 历来群众都有饲养牛、羊的习惯, 所以, 历史为布病多发区。经多年综合防治, 患病逐年下降。直到1991年达到了《稳定控制区》标准。分析本次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与近年来国家在合水县实行封山育林, 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群众改变了以往山沟放牧的习惯, 由放牧变为家庭圈养, 使家畜与人群接触密切, 其次由于市场经济使家畜交易频繁, 流动性增大, 加之畜产品深加工人员防护不到位有关。 3.4 提高疾控部门应对高危人群的能力 针对上述因素, 应加强对牧区群众的宣传教育, 不食用生奶、肉, 不接触病畜流产物。提高防病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进出关口家畜的检疫, 严防病畜流动, 作好病畜淘汰。其次, 疾控部门要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监测, 积极治疗现症病人。如有条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免疫, 以防再度暴发流行。 本文经地方病副主任医师贾振杰审阅, 在此表示感谢。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