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00年淄博市布鲁氏菌病疫情报告
自1954年迁至居住地,山东省首次发现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患者以来,人类和动物之间发生了疫情。经过积极防治,1992年有5个病区县经省级考核达到了部颁控制区标准,1996年有2个病区县又达到了部颁稳定控制区标准,为更好地了解淄博市布病流行趋势,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现将1954~2003年50年布病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1 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
1.1 历年布病疫情报告资料。病例确诊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查(SAT)结果。
1.2 历年人、畜间布病血清学调查、检菌情况及畜间检疫、免疫资料。
1.3 对以上资料按常规方法作统计后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发生情况
1954~2003年全市人间共报告布病患者234例,年均发病率为0.20/10万,其中29年有布病疫情报告。1954~1988年全市共报告布病疫情97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16/10万,1989~2003年共报告137例,年均发病率为0.25/10万,后年段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前年段。χ2=132.18,P0.01)。1954~1988年35年仅有14年有疫情报告,最高为1964年,报告发病率为1.57/10万;1989~2003年15年每年均有发病,最高为1996年,报告发病率为0.52/10万。
2.2 病例的检出情况
病例分布在全市五区三县37个乡镇75个村,其中张店区3个乡镇4个村5例,周村区5个乡镇6个村12例,博山区6个乡镇10个村13例,淄川区5个乡镇18个村115例,临淄区 4个乡镇7个村17例,沂源县的5个乡镇13个村26例,桓台县的8个乡镇15个村41例病人,高青县1994年查出1例外地感染病例。1989年以后137例病例集中分布淄川区108例,临淄18例,周村9例,博山、高青各1例。
2.3 血清管凝试验效价
1958~2003年淄博市累计共作血清学监测37 964人(次),阳性291人,平均阳性率为0.77%;其中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诊201例布病病人,平均确诊率为 0.53%。血清试管凝集试验效价最高达到1:3200++。1989~1998年共检菌鉴定13株布氏菌,其中羊Ⅲ型11株,羊Ⅰ型2株。
2.4 猪体内布氏菌检测
1958~2003年累计共作血清学监测78 769只(头)牲畜,阳性1 115只(头),阳性率为1.42%。其中:羊44 674只,阳性921只,阳性率为2.06%;牛32 200头,阳性 194头,阳性率为0.60%;猪2 156头,马64匹,均为阴性。1973年从牛脾血中检出1株布氏菌,经鉴定为羊Ⅲ型。牲畜的免疫采用猪型2号苗(S2菌苗)饮服免疫接种方法,历年累计免疫接种羊只90.39万只,平均免疫密度为20%~30%,其中19年未开展免疫接种工作。
3 布病流行程度原因
淄博市1954年发生布病疫情,1965年发病率达到了1.57/10万,为历史最高水平,之后虽有波动但呈逐年降低趋势,并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自1989年淄博市布病疫情又出现回升,并且发病数超过80年代前的总发病数,这与全国布病疫情相一致。布病疫情的波动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相吻合,说明淄博市布病疫情波动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畜间检疫、免疫措施落实与否与人间布病疫情呈明显相关关系,畜间检疫、免疫措施落实得好,人间疫情就逐渐下降,畜间监督工作稍有放松,人间疫情就会随之回升。畜间历年平均免疫密度根本无法起到免疫屏障的作用,畜间疫情时有发生。由此也可以进一步证实人间布病流行程度,取决于畜间布病的流行情况。
病例集中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半山区地带,尤其是1989年以后的病例主要分布在淄川、临淄适宜发展畜牧养殖的丘陵地带。疫区以畜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来源,牲畜及畜产品的交易频繁,而相应的畜间检疫、免疫又得不到很好落实,布病疫情在畜间持续存在,从而导致人间疫情时有发生。而周村、博山两区早巳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达到了布病部颁基本控制区和稳定控制区标准,又相继出现病人,说明布病防治工作在达到控制或基本控制后,仍要加强人、畜间的监测和管理。病羊是淄博市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且据资料记载,山东省为羊种菌布病流行区,检出的病牛可能系羊种菌转栖引起;结合淄博市历史上从人、畜检菌材料中检出羊Ⅲ型布氏菌,而近几年检出的菌株多为羊Ⅲ型菌,说明淄博市布病流行以羊Ⅲ型布氏菌为优势菌种。
今后要切实落实以“畜间检疫、淘汰病畜、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做到群防群治、联防联治,使布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彻底肃清传染源,净化疫源地,才能最终达到控制人间布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