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9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方正少年陈元方(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2-9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方正少年陈元方(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9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学习任务单 ——————— 核心任务:方正少年陈元方———————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品行,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学习资源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任务一:疏通文意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儒雅的谢太傅,“咏絮才女”谢道韫,活泼可爱的谢朗。这节课,我们将再去认识几位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1. 自由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请齐读,点评齐读情况。再次齐读,读顺语句。 2. 默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并尝试用以下方法积累文言词汇。 (1)说文解字。 ①汉字“引”的演变 根据“引”字的演变,推测本义是拉开弓,就是“将军夜引弓”的“引”。引申义是牵、拉,如“下车引之” ②汉字“页”的写法 页,头。由“页”构形的字都与头有关。如颠(头顶)、题(额头)、颜(眉目之间)、领(脖子)、颈(脖子前部)、顾(回头看)等。 成语“瞻前顾后”,文中“入门不顾”中的“顾”都是回头看的意思。 (2)联系成语。 联系熟悉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文言词汇。 如下表所示: 文言词汇 例句 成语 释义 顾 元方入门不顾 瞻前顾后 回头看 期 期日中 不期而遇 约定 舍 太丘舍去 舍己为人 舍弃 (3)比较归纳。 积累文言词汇还要关注一些常见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例子。(至少一例) ①“通假”就是“通用、假借”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如:“不”通“否”。 ②古今异义是指古汉语中有一些字词随着词汇发展,词义发生了变化转移。 如:“去”“委”“引”。 ③两个字形不同而意义相同的字。 如“舍”和“委” ④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字。 如“尊君”与“家君”。 (4)重点积累:谦辞与敬辞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本文中的“尊君”与“家君”, 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 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其中有一些尊称和谦称。读一读,说说它们分别用于指称谁。 敬辞类 令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 惠顾、惠存、惠赠 垂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 赐教、赐复 高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 贤 贤弟、贤侄 奉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谦辞类 家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 舍弟、舍妹 小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 愚兄、愚见 拙 拙作、拙著、拙见 敝 敝人、敝姓、敝校 鄙 鄙人、鄙见 其他 寒舍、见教、见谅 (5)解释划线词语的语境义,完成挖空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3. 翻译课文 任务二:深入理解 1.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2.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元方的“方正”? 3. 对文中的友人怎么评价呢? 结语 《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比如,你想了解魏晋士人们是怎样对待学习问题的,你可以读《世说新语》的“文学”篇,走近勤奋的殷仲堪;如果你想了解有关“正直”的故事,你可以读《世说新语》的“方正”篇,走近不趋炎附势的宗世林;如果你想了解魏晋士人们广阔的胸襟和做人的智慧,你可以读《世说新语》的“德行”篇,走近身无长物的王恭。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好好去读一读整本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