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湿地中的芦苇景观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城市湿地公园,每个城市的湿地公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植物景观营造时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结合该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出一个真正属于该地区的城市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当地特色景观的营造,具体包括传统植物景观和农家植物景观两大类。传统植物包括芦苇、柳、柿、竹、梅等,而其中芦苇、柿树和梅花更是西溪湿地的特色,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在游览时赞赏的对象,构成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观。
1 湿地其他区块的散生配置
芦苇荡是西溪湿地最典型的植物景观之一,“河渚芦花”是西溪水景之最。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就是对滨水湿地景观的真实写照。西溪湿地的芦花景观是芦苇和芦荻开花时的盛景,目前尚存芦苇、芦荻约300亩,主要分布在秋雪庵附近的河渚上。为了突出西溪湿地的芦花特色,规划建设时新增芦苇、芦荻总面积约700亩,主要片植于秋雪庵景区。此外,在西溪湿地其他区块的河港两岸、小岛以及陆上区域,也有少量散生配置。
对于西溪湿地中芦花景观的营建,笔者认为总体上不错,尤其是秋雪庵附近的河渚上,以突出秋雪庵的风格,集中展现“西溪河渚”的芦花秋景(图1),使游人泛舟其间时,能够充分领略到类似于自然湿地中的芦花景观,体现一种湿地的气势(图2)。
在河港两岸、小岛以及面积较大的陆上区域,芦苇、芦荻主要用作中下层栽植,以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植物景观的色彩和质感,体现湿地的野趣(图3)。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陆上区域芦苇景观的营建,因芦苇栽植密度不够,或上层乔、灌木过多,整体景观比较散乱(图4)。为此,可以借鉴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自然湿地的芦苇景观,以大片的芦苇作为背景、上层没有乔木,前景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局部因地势低洼而形成的积水更增添了该景观的自然、野趣(图5)。当然,若将芦苇少量多点群植,也有不同的意境(图6)。
在园路两侧或服务区周围,芦苇、芦荻有少量、小规模散生配置。通过转换视距,使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芦苇和芦荻,仔细观察其生物学特征,增强趣味性。因为芦苇、芦荻、芦竹的形态特征相似,将它们一起栽植,并附以简要的说明,则可以使游客在近距离欣赏芦苇的同时,接受科普教育(图7)。
2 植物主景树景观设计
柿树虽然不属于湿地植物,但经过附近居民多年来对西溪湿地的改造,如挖塘填基、渚,并在基、渚上种植植物,该树种已成为西溪湿地中的适生种类,并成为西溪湿地有别于自然湿地的特色,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产物。柿树是西溪湿地中民众创造的人工与自然协调的美。西溪蒋村乡旧时就以“古荡方柿”闻名于世。据记载,西溪栽培柿树已有2000年历史,主要有火珠和方顶两种,其中方柿果实方圆,橙红色,味甜汁多,无核或少核,宜半熟时采摘,因为完全成熟后摇枝即落。
柿树的果实观赏价值高,每年9月中旬以后,果实渐变橙黄或橙红色,且不易脱落,11月落叶后仍悬挂于树上,极大地丰富了秋季植物景观(图8)。此外,柿子有很好的食用价值,游客通过自己采摘,不仅可以品尝西溪的柿子,还可以享受丰收的喜悦,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性(图9)。
西溪湿地现有百年以上的老柿树约4000株。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一期工程建设中,基于生态、景观上的考虑,对原有的柿树进行了很好的保留,并编号挂牌。柿树主要分布于蒋村水网的塘基上,形成了柿基鱼塘的农耕文化。对于柿树特色景观的营造,主要是利用地形改造,使原有塘基上的柿树,分布于水港、水塘、塘基、小岛以及较大面积的陆上区域,形成多样的以柿树为主体的植物景观(图10)。
其中,位于塘基上的柿树已生长多年,与景观十分协调,加上部分坍塌的塘基,不仅增强了景观的立面效果,而且扩大了水塘的纵深感(图11)。而在渚上散植柿树,待冬季柿树落叶后,裸露的枝干展现出遒劲的姿态,丰富了天际线,同时,柿树的倒影也使得冬季平静的水面颇有韵味(图12~图13)。此外,在疏林草地中栽植树形优美的柿树一两棵,作为主景,能有效增添西溪湿地的秋色叶景观(14)。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某些地方本意是以柿树为主景,却因受到其他植物的干扰,景观质量大大下降。例如,在没有其他植物的干扰时,柿树作为主景,显得十分突出、醒目(图15)。而在柿树旁人工种植了早园竹,柿树主景就不突出,景观也显得杂乱(图16)。因此,在营造以柿树为主景的植物景观时,应避免在其周围配植过于高大的植物,降低景观质量,而应该尽量突出柿树的主景效果。此外,当柿树周围自然生长出一些其他较为高大的树种,如构树,也应当及时加以清除,保证景观质量。
3 “错时开放”之妙
自古以来,西溪便以赏梅为特色。梅树也是西溪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观赏树种。清代龚自珍曾称西溪为全国三大梅区之一。《西溪杂咏》中也有记载:“居民以梅为主,种梅处不事杂种,且勤加修护,本极大而有致,又多邻水,早春花时,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