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岩土锚固技术的成就与展望
1 锚杆支护的发展历程
岩石锚固是岩石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岩土工程中采用锚固技术,能较充分地调用和提高岩土体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大大缩小结构物体积和减轻结构物自重,显著节约工程材料,并有利于施工安全,已经成为提高岩土工程稳定性和解决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岩土锚固已在我国边坡、基坑、矿井、隧洞、地下工程,坝体、航道、水库 、机场及抗倾、抗浮结构等工程建设中获得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大力兴建基础设施,特别是对交通、能源、水利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岩土锚固将展示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1911年,美国首先用岩石锚杆支护矿山巷道。1934年在阿尔及利亚切尔伐斯坝的加高工程中,首先采用承载力为10000kN的预应力岩石锚杆来保持加高后坝体的稳定。在稍后的时间里,印度的坦沙坝、南非的斯登布拉斯坝、英国的亚格尔坝和奥地利的斯布列希坝也同样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1957年法国Bauer公司采用土层锚杆。
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Lipno电站主厂房(宽为32m)、西德的WaldeckⅡ地下电站主厂房(宽33.4m)等大型地下洞室采用高预应力长锚杆和低预应力短锚杆(张拉锚杆)相结合的支护形式。中国的矿山巷道、铁路隧洞和电站地下厂房中锚杆支护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1964年,中国安徽梅山水库采用设计承载力为2400~3200kN的预应力锚杆加固坝基。
70年代,英国在普莱姆斯的核潜艇综合基地干船坞的改建中,广泛应用了地锚,用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1974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深开挖工程采用锚固技术,950m长,0.9m厚的地下连续墙,穿过有机质粉土、砂和硬土层直达基岩,开挖从地面以下到21m深,由6排锚杆背拉。锚杆倾角为45°,工作荷载为3000kN。法国、瑞士、捷克、澳大利亚先后颁布了地层锚杆的技术规范。在瑞士、法国、捷克、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巴西、美国、日本等国广泛采用岩土锚杆维护边坡稳定。
80年代,英国、日本等国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锚固技术——单孔复合锚固,改善了锚杆的传力机制,能大大提高锚杆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英国采用单孔复合锚固技术,在软土中使锚杆的承载力达到1337kN。1989年,澳大利亚在Warragamba重力坝加固工程中采用由65根15.2mm的钢绞线组成的锚杆,最大承载力达16500kN。中国北京的京城大厦、王府饭店、上海太平洋饭店等大型基坑工程采用预应力土层锚杆背拉桩墙结构。奥地利、英国、美国、国际预应力协会、日本和中国相继制定了地层锚杆的技术规范。
90年代,国际间岩土锚固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地层锚固的荷载传递机理、不同类型注浆锚杆用于不同地层时杆体与注浆体,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应力及其分布状态展开的。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学者和工程师们提出了“注浆锚杆的侧向刚度、注浆体长度及膨胀水泥含量对杆体与注浆体界面特性的影响”、“有侧限状态下注浆锚杆的性质”、“锚杆注浆体与岩石界面的现场特性”、“粘结应力分布对地层锚杆设计的影响”和“单孔复合锚固的理论与实践”等理论研究成果,对改进锚杆设计和发展能充分利用地层
强度的锚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在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方面,中国的成就是特别令人注目的。从1993年至1999年,据初步统计,中国在深基坑和边坡工程中的预应力锚杆用量,每年约为2000km~3500km。澳大利亚对Nepean重力坝和Burrinjuck重力坝相继采用高承载力(分别16500kN和16250kN)的锚杆加固。为了检验锚杆防腐蚀系统的完善性,瑞士开发应用了电隔离锚杆(电阻测定法)技术,该法已列入瑞士和全欧的锚杆标准。瑞典和日本开发的带端头膨胀体的土中锚杆,得到了实际应用。据称,这种锚杆膨胀体的直径可达0.8m,它改变了摩擦作用的传力机制,大大缩短了固定段长度,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台湾在砂性土的抗浮工程中,应用了底端扩成圆锥体的锚杆,它借助旋转的叶片,底端可形成直径为0.6m的锥体,当固定长度为6~10m时,锚杆的极限承载力达960~1400kN,可比直径为12cm的圆柱形固定段的锚杆承载力提高2~3倍。在香港新机场建设中,采用单孔复合锚固创造了单根土层锚杆承载力的新纪录。位于砂和完全风化崩解的花岗岩层中的单孔复合型锚固锚杆,由7个单元锚杆组成,单元锚杆的固定长度分别为5m和3m,锚杆固定总长度达30m,在3000kN荷载作用下,未见异常变化。
这一期间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十分活跃,95、96、97连续三年先后在奥地利、中国和英国举办了关于地层锚固和锚固结构的国际学术会议,广泛交流了岩土锚固的理论、设计、材料、施工、腐蚀、防护、试验、长期性能、荷载传递和界面上的粘结特性等成果,特别是根据美国、科威特和南非的现场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