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
到2025年,创建60家国家级、100家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遴选12家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进一步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推进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供冷、照明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鼓励公共机构积极参与全省电力需求响应,配合中央空调柔性调控试点建设。率先淘汰老旧车,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新
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
鼓励单位内部充电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全面开
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和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
二、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对在建、拟建、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
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格新建“两高”项目论证和
节能审查,原则上新建项目能效水平须达到先进值。全面排查在建项
目,对能效水平低于本行业能效限额准入值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
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减排潜力,积极引导
开展节能诊断和清洁生产审核。严禁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未批先
建、违规上马,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决拿下,对审批能力不适合的依
法依规调整上收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严肃财经纪律,指
导金融机构完善“两高”项目融资政策。
三、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
健全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重点用能单位按要求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和负责人。加强县级及乡镇基层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重点排污单位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加大政府有关部门及监察执法机构、企业等节能减排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多措
并举提高业务水平。
四、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到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50%。全省乡镇政府
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基本覆盖。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基本建立。
设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或比2020年提高5个百分
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提
高到65%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3%以上。加快构建集污水、
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
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加快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加快补齐处理能力缺口,推行污水资源化利用和
污泥无害化处置。对进水浓度异常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展管网系统
化排查和改造。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政策和产品认证标准体系,推动资源化利用产品广泛应用。
五、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
到2025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1.8%,细颗粒物
(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长江湖南段、湘江、资江、沅
江和澧水干流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Ⅱ类。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攻坚行动,完善长株潭和传输通道城市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长株潭地区逐步淘汰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实施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与综合整治等。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城镇污水垃
圾处理和工业、农业面源、船舶、尾矿库等污染治理工程,加强湘、
资、沅、澧干流及重要支流污染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六、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
严格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健全能源计量体
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和应用。建设全省重点
行业煤炭消费监测系统,实现煤炭消费动态监测。完善重点领域能源
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能源消费统计制度。
优化污染源统计调查范围,构建覆盖排污许可持证单位的固定污染源
监测体系,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源监测,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重
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加强统计基层队伍建设,强化统
计数据审核,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2%左右。在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存量煤电机组实施“三改联动”和超低排放改造,对供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机组加快实施节能技改,无法改造的逐步关停淘汰,并视情况转为应急备用电源。原则上不新建超超临界以下煤电项目,新建煤电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引导钢铁、建材和化工等重点行业减煤降碳、节能增效。持续推动“煤改气”“煤改电”,
进一步扩大散煤禁燃区域,多措并举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
资料参考:湖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储能电池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计划.docx VIP
- flotherm学习教程v8.1升级练习题zoomin.pdf VIP
- 五年(21-25)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文言文阅读(双文本)(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VIP
- CNAS-GL004-2018 标准物质_标准样品的使用指南 (2019-2-20第一次修订).pdf VIP
- 三年级上册10总复习(共43张PPT).pptx VIP
-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理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中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项练习10试题.doc VIP
- 缠绕成型工艺及设备课件.ppt VIP
- 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docx VIP
- 规范文件T∕CCSAS 004-2019 危化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