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以课
本为基石,以考纲为导向,
中考阅读
• 考试大纲诗词鉴赏考点要求
• 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 作者
情感和诗歌意境
• 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 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
• 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
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 我省命题方向预测
• 难度不大,大多是选用绝句、词中小令为材料,
新诗基本不设题。
09年古诗阅读得分情况
• 以萍乡为例 (15049份)
• 第九小题得分率32%
• 第 小题得分率31%
• 分析
• 1、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存在很大障碍
• 2、把握不了诗词的关键字
• 3、赏析角度不明晰、方法不恰当、语言表
述不到位
诗词鉴赏知识链接
•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 、对偶、对比、借代等
•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想象、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虚实相生、正侧 (面)结合、托物言志、化用典故等
• 意象:人、事、物、景等
• 思想感情:惆怅迷惘、孤独寂寞、恬淡闲适、欢快愉
悦、激愤悲凉、安贫乐道、寄情山水、忧国忧民、思
念家乡亲人、惜别等
• 格调:悲壮苍凉 (不得志者)、豪放洒脱 (豪放派)、
淡泊宁静 (山水田园诗)、雄浑开阔 (边塞诗)、委
婉缠绵 (婉约派)
• 作用:画龙点晴、言近意远、音韵和谐、余音绕梁等
阅读古诗词应注意处
• 1、作者与标题
• 如曹操的 《观沧海》杜甫的 《登高》王 的 《汉江临泛》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 2、诗词中的景与人
• 情由景生,何景就是何情
• 如: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惜别)
• 3、关键字眼
•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
鸟不鸣山更幽。 (以动写静)
• 等等
《考试大纲》文言文考试
要求
• 1、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之、其、而、以、则、乃、于、
乎、 、然、也、者、且)
• 2、识记并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读音和意义
• 3、能正确标示重点句子朗读停顿的节拍
•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 5、感知文段的内容,归纳出要点,比较其内联系,并对选文的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作出评价,能陈述自己独到的阅读体悟或
启示
• (课内外文段兼有,比较阅读是重点,释词、译句、文段概括、
阅读体悟是设题的重点,选文浅易,不考名词术语
09年中考得分情况
• 第十一题55%
• 第十二题17%
• 第十三题47%
• 第十四题36%
• 第十五题45%
• 分析
• 对所学知识 忆不牢
• 阅读方法不得要领
• 不能够灵活变通
• 课外阅读量少
复习个人建议
• 根据历年出题顺序
• 停顿:主谓 (宾)之间 (燕雀/安知/鸿 之志哉 !)
• 两个单音节之间 (可/爱者甚蕃)
• 领起全句的虚词、句首发语词、句首连词
• (故/君子有不战、夫/大国、然则/北通巫峡)
• 较复杂的定语、状语,无论是前置还是后置
• (受任/于败军之际、今/天下三分)
• 并列短语之间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词意、句意
• 建议把上过的文言文中主要实词和虚词意
再梳理一下,特别是一词多义、古 异义、
多音字、通假字、个别特殊字、词类活用
• 句意如果不能直译,可以意译 (大纲要求
是基本能疏通文意)
• 注意联系上下文
文言文内容的把握
• 对作者及材料背景的注释要仔细看
• 以句为单位,找出人 及所说话、所作
事 (近几年的阅读材料都是故事比较强,
而对话是古汉语的常用写法)
• 注意情态词 (往往与人 的心情与性格
有关)
•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重点,也是近几年
出题的重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