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转光地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栽培生物学试验
光和温度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生态因素,对植物的形态的形成和生长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光质结合物和比例对植物的生长、色素的组成、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生长和叶片色素的发育受光调控,红光有利于同化碳水化合物,蓝光有利于同化蛋白质类物质。不同植物对光谱成分变化的生理响应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光谱成分变化更敏感,烟草是双子叶植物,有关光质对烟草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较少,仅有少量关于红外与远红外光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及单质红光和蓝光对旺长期烟叶碳氮代谢影响的报道,在接近自然光照强度下,光谱成分比例变化对烟草生长发育、叶片色素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转光膜在作物设施栽培中已有应用,不同光质膜可作为物理手段来调控植物生长。双转光地膜以单基双能转光剂为主材料,具有调控光质和光强,将日光中对光合作用无效或低效的紫外光和绿黄光转变为对光合作用高效的蓝光和红光,增加土温的作用。本研究开展了双转光地膜大田栽培生物学试验,旨在为烟草栽培提供新材料、新方法、可靠的理论基础和集成的技术,促进优质烟叶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1 材料和方法
1.1 土壤条件、项目设计
试验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L.K326)为材料,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浏阳市中国烟草长沙技术中心浏阳试验站进行。浏阳烟叶产区为海拔100 m左右的丘陵地,耕作制度为烟稻轮作,烟苗移栽后多低温阴雨天气。试验采用大田单行高垄栽培(垄高30~35 cm,垄宽75 cm),行株距为120 cm×50 cm。土壤基础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5.6 g·kg-1,速效氮182.7 mg·kg-1,速效磷36.1 mg·kg-1,速效钾207.9 mg·kg-1,pH 6.81。基肥采用烟草专用复合肥(含N 110 g·kg-1,K2O 360 g·kg-1)、钙镁磷肥、过磷酸钙,追肥采用硝酸钾和硫酸钾,固定N素用量120 kg·hm-2,N∶P2O5∶K2O=1∶1∶3。移栽期为3月25日,采用双转光地膜覆盖烟垄,膜厚度均为0.008 mm,幅宽85 cm,覆膜25 d后揭膜。以未加转光剂的普通地膜为对照(CK),每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200株。
双转光地膜由湖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和长沙卷烟厂技术中心联合研制。图1为添加在双转光膜中单基双能转光剂荧光光谱图,虚线表示200~600 nm的光均能激发转光剂发射645 nm的红光,2个峰表示当单基双能转光剂发射光峰值在645 nm时,转光剂在该峰(紫外光区和绿光区)处有最大光吸收能力。实线为用300 nm的紫外光激发转光剂产生的发射光谱,2个峰表示单基双能转光剂能将紫外光同时转化成430 nm蓝光和640 nm红光。转光剂的发射光为360°球形发光。
1.2 测量设计和方法
1.2.1 酶活测定
移栽后20d用具有自动控光、CO2浓度和温度功能的PP SYSTEMS 公司生产的 CIRAS-1光合仪测定,测定光强为1200μmol·m-2·s-1,CO2浓度为350 μL·L-1,结果为5株烟苗的平均值,3次重复。
1.2.2 叶圆片分光光度计算方法
移栽后20 d随机取20株烟苗,用打孔器在相同叶位取叶圆片,1个叶圆片/片,混合匀浆、过滤后用SHIMADZU UV-2501PC分光光度计按文献方法测定。
1.2.3 生物量测量
将烟株挖出,根系装入60目的尼龙网袋中用清水洗净,于105℃杀青0.5 h,80℃烘至恒重,每次取8株,结果取平均值,3次重复。
1.2.4 温度测定和覆盖物的处理
采用浙江大学电气设备厂生产的ZDR-21J型高精度双通道自动存储数显温度记录仪测定。烟苗移栽时,将该温度计探头分别埋放在5 cm、15 cm土层中,3次重复。仪器测量精度为±0.2℃,分辨率为0.1℃,检测完毕后将记录仪与计算机连接,运行记录仪应用程序,将记录数据下载到计算机内进行数据处理。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进行T测验和多重比较,日平均温度为2:00、8:00、14:00、20:00温度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转光地膜与转红光法的对比
表1为在317 nm、353 nm、500 nm光激发下双转光地膜的发射光谱积分面积,积分面积越大,转光效率越高。对比表1和图1、图2可知,双转光地膜能较好地将烟叶色素吸收量极低的紫外光和绿光转化为红光和蓝光,转红光效率高于转蓝光数倍,而对照膜则未表现转光功能。用317 nm、353 nm、500 nm光激发对照膜,检测不到红、蓝发射光,即无红光和蓝光发射。
2.2 平均地温比对照
表2表明,覆盖双转光地膜对垄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达显著标准)。5 cm垄土日平均地温比对照高1℃,15 cm垄土日平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