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广州海外贸易的历史考察
广州是秦汉时期第一个形成中国第一个港口的城市,也是南宋初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到了元代,泉州港崛起,广州才退居第二位,但仍然保持繁荣的局面。降至明代,广州的海外贸易又复兴盛,成为全国海外贸易的中心。正如明工部织染局使、顺德人孙在《广州歌》中所描绘的:
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语声咿哑。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春风列屋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良辰吉日天气好,翡翠明珠照烟岛。
可见当时广州一片商贾麇集,船舶蚁聚,珠宝珍奇,香料异物,堆积如山的国际贸易繁荣景象。今天,我们对这一时期广州的海外贸易作一历史考察,为当前进一步发展广州的对外贸易提供历史借鉴不无意义。
一、 明初:广州—交通航线
有明一代,政府在海外贸易方面始终是执行“时禁时开”的海禁政策。但是明廷对广州口岸则实行比较灵活的政策。“洪武初,令番商止集(广州)舶所”;嘉靖元年(1522)从给事中夏言之请,撤销浙、闽两市舶司,仅允存广州市舶司,于是广州成为唯一的海外贸易口岸;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进入和赁居澳门后,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中转港和广州海外贸易的外港,把广州与国际贸易紧紧联结起来;隆庆海禁开放之后,“准贩东西二洋”,“广州几垄断西南海之航线,西洋海舶常舶广州”,使广州的海外贸易获得空前的发展。广州不仅同南洋、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通商,而且与西欧、拉丁美洲各国发生了直接的和间接的贸易关系。
根据洪武三年(1370)置宁波、泉州、广州市舶司的规定:“广州通占城、暹罗、西洋诸国”;嘉靖元年后规定“广州船舶往诸番,出虎头门,始入大洋,分东西二路,东洋差近,西洋差远”和“闽由海澄开洋,广(州)由香山澳”等记载,明代广州海外贸易的航线由广州起航经澳门外港出海,形成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交通的三条重要航线。
第一条:广州——菲律宾——拉丁美洲航线
这是发现新大陆后,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十六世纪中期)开辟的新航线。其中包括广州到东南亚的航线在内。因其贸易商品主要是丝货,所以又称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又由于当时主要利用西班牙的大帆船航运,故又有太平洋丝路上的“大帆船贸易”之称。这是一条大三角贸易航线,全程分两段:第一段由广州经澳门出海,经万山向东南行,再经东沙群岛,至马尼拉港;第二段,从马尼拉港启航经圣贝纳迪海峡进入太平洋,乘西南季风北行,到37度和39度之间的水域后,借西北风横渡太平洋,然后顺沿北美海域乘西北风和北风南行,到北纬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Acapulco),并向北航至北纬40度和42度之间的水域,即到达今天美国中部海岸;向南航至南美的卡亚俄和利马(Lima)港,航程约需五个月。
第二条:广州——欧洲航线
这条航线亦分两段,第一段从广州出发,经澳门出口,西行横过印度洋到印度西海岸的果阿(Goa)。第二段由果阿起航,又分两条航线,一条是走印度洋中的官屿留(今马尔代夫群岛中的马累)、西航木骨都束,抵欧洲;另一条从克亚丁渡海,绕葛儿得风(索马里瓜尔达富伊)和哈甫儿雨(索马里的哈丰角),再经须多大屿(索科特拉岛)沿东非海岸直下木骨都束、不刺哇、麻林和慢八萨(今蒙巴萨)远及坦桑海岸,绕好望角沿大西洋非洲海岸北行到摩洛哥,抵达里斯本(Lisbon),转入欧洲各国。
第三条:广州——日本航线
这条航线,从广州出发,经澳门出口东行经过东海抵达日本的长崎港。
通过这三条航线,广州与东南亚、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贸易活动。明初政府实行贡舶贸易,据《明会典》和《皇明祖训》所载,经广州领取勘合(准许证)登陆进行朝贡贸易者有日本、朝鲜、暹罗(今泰国)、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利加(待考)、苏禄国东王、西王和峒王(苏禄今菲律宾属)、渤泥(今加里曼丹岛北部英属文莱等地)、古里(Calicut今印度西岸科释德)、古麻喇(今东非肯尼亚之马林迪)、爪哇(Java)(今印尼爪哇岛)、真腊(今柬埔寨)、柯支(Cochin,今印度西南岸柯钦)、锡兰山(Celan,今斯里兰卡)、苏门答剌(Sumatra,今印尼苏门答腊北部的亚齐)、榜格兰(今孟加拉)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加上民间的或间接到广州贸易的国家,当超过此数。明中叶以后,随着私人商舶贸易的兴盛,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来广州进行贸易。特别是葡萄牙人打听到“广州是印度支那到漳州沿海最大的商业中心”的消息后,国王派安拉德(Fernao Perez Danarade)于正德十二年(1517)率领四艘葡船和四艘马来亚船,在葡王使者佩雷斯(Thomas Pirez)陪同下,到广州进行了几个月的贸易,获利甚巨。万历二十六年(1598)西班牙的菲律宾总督德鲁(Framcisco de Tello)派遣萨穆迪奥(Don Juan Zamudio)乘快速商船来广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