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唐五代小说》校读札记
《唐五代小说》(全五卷)是唐五代小说的一部全集。该书编者一方面以新的小说观念广收博取, 详加甄别;另一方面又对收录的作品作了必要的校勘。这部小说总集为唐五代时期的小说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文本, 对唐五代时期的文学、语言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也大有助益。笔者近来利用该书, 发现其中的校勘部分间有可商议之处, 今略陈鄙见, 以求教于作者及方家。
一 “易”即“轻慢”
(1) “知礼心中谓此婢及侄女游戏, 意甚怪之。”校:“‘谓’, 底本作‘将’, 据《广记》改。”“‘及’底本衍‘以’字, 据《广记》删。”107
按:两处都沿袭了中华书局标点本《冥报拾遗》的校勘116。然而, “将”本有“认为”义, 与“谓”是同义词, 如《旧唐书·李邕传》:“人间素有声称, 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 以为古人, 或将眉目有异, 衣冠望风, 寻访门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饿乃芦中餐草, 渴饮岩下流泉。丈夫为雠发愤, 将死由如睡眠。”“及以”犹如“及、与”, 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中古时习见, 如《梁书·武帝纪下》:“乃至广加封固, 越界分断水陆采捕及以樵苏, 遂致细民措手无所。”《法苑珠林》卷九四引《冥报记》:“文若得苏, 具说此事。极患头痛及以手足。久后修福, 痛渐得差。”因此, 两处所作的删改都是误校。
(2) “遣小婢细辛酌酒, 并不肯先提。五嫂曰:‘张郎门下贱客, 必不肯先提, 娘子径须把取。’”校:“‘提’, 底本作‘投’, 据诸校本改。”158
按:底本作“投”当是“捉”字之误, 两字在古书中极易互讹, 例不烦举。此处言举杯饮酒, 下文也用动词“把”, 则出校处本当为有“把”义的“捉”字。凡端举酒杯, 古人习用捉、持、把等动词, 用“捉”的如:《太平广记》卷六一“天台二女”引《搜神记》佚文:“遂渡山, 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 色甚美, 见二人持杯, 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杯来。’”梁简文帝《咏武陵王左右伍暠传杯》诗:“顶分如两髻, 簪长验上头。捉杯如欲转, 疑残已复留。”梁孝元帝《夕出通波阁下观妓诗》:“竹密无分影, 花疏生异香;捉杯时笑语, 欢兹乐未央。”而诸校本作“提”字, 于义为短。
(3) “汤氏子者, 其父为乐平尉。令李氏, 陇西望族, 素轻易, 恒以吴人狎侮, 尉甚不平。轻为令所猥辱, 如是者已数四, 尉不能堪。”校:“‘易’, 据上下文, 当为‘汤’字之误。”432
按:从上下文看, “恒以吴人狎侮”一句正说明李令不独轻视汤氏。其实“轻易”于此无误, 它是一个同义并列复合词, 有“轻慢”之义, 《汉书·武五子传》“大王前与刘泽结谋, 事未成而发觉者, 以刘泽素夸, 好侵陵也。平闻左将军素轻易, 车骑将军少而骄, 臣恐其如刘泽时不能成, 又恐既成, 反大王也。”《旧唐书·李元谅传》:“时贼将徐庭光以锐兵守长春宫, 元谅遣使招之。庭光素轻易元谅, 且慢骂之;又以优胡为戏于城上, 辱元谅先祖。元谅深以为耻。”以上两例“轻易”也是“轻慢”的意思。
(4) “开元七年, 道士有吕翁者, 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 息邸舍, 摄帽弛带, 解囊而坐, 俄见旅中少年, 乃卢生也。”校:“‘解囊’, 底本作‘隐囊’, 据《广记》改。”546
按:底本作“隐囊”不误。“隐”有“凭、靠”的意思, 如《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仰天而嘘, 荅焉似丧其耦。”成玄英疏:“隐, 凭也。”《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 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 坐而言。不应, 隐几而卧。”赵岐注:“客危坐而言留孟子之言也, 孟子不应答, 因隐倚其几而卧也。”所以古代“隐囊”用作名词时, 指人用以倚凭的软囊, 犹如今天的靠枕﹑靠垫之类。而本文中的“隐囊”则是指靠在随身携带的行囊上, 宋庄绰《鸡肋编》卷中:“昔四明有异僧, 身短而皤腹, 负一布囊, 中置百物, 于稠人中, 时倾于地, 曰:‘看, 看。’人皆目为布袋和尚, 然莫能测。临终作偈曰:‘弥勒真弥勒, 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 时人总不识。’于是隐囊而化。”其中的“隐囊”也是此义。
(5) “遂于县东二十里, 买山筑室, 为终焉之计。居处深僻, 俯近龟蒙, 水石云霞, 境象殊胜。”校:“‘近’, 《广记》作‘瞰’”790
按:《广记》作“瞰”有误。“俯近”为唐宋之际习用的词语, 意思是“邻近、靠近”, 后面常常带表示处所的宾语, 如《全唐文》卷五十三唐德宗《修昆明池诏》:“昆明池俯近都城, 古之旧制。蒲鱼所产, 实利於人。宜令京兆尹韩皋充使, 即勾当修堰涨池。”《太平广记》卷六六“谢自然”引《集仙录》:“修道要山林静居, 不宜俯近村栅。”又卷三〇二“韦秀庄”引《广异记》:“初时, 黄河俯近城之下, 此后渐退, 至今五六里也。”本文中的“俯近龟蒙”, 意思是靠近龟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