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科玫瑰糠疹患者诊治常规
玫瑰糠疹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损害为玫瑰色斑疹,不覆糠状鳞屑,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为其特征,病程为自限性。驱斑的出现、自限性病程、季节性发病和很少复发,这些都支持病毒感染学说。
一、临床表现
1.基本损害 母斑:或称前驱斑,开始为丘疹,1~2d迅速增大,圆形或卵圆形橙红色斑,略隆起,上覆
细小鳞屑,直径2~10cm,中央有痊愈倾向,前胸为最常见的部位;继发疹:母斑出现后2~21d,继发疹成群发生,形态与母斑期相似,但较小,直径<2cm。
2.发病特征 前驱症状,5%病例在发疹前有全身不适、发热、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继发疹持续2~10周,特殊分布,皮损对称分布,主要位于躯干、颈部及四肢近端,其和轴平行于皮肤裂纹,外观似“圣诞树。皮损中央首先愈合,边缘覆细薄鳞屑,愈后遗留色素沉着。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二、诊断
1.皮损为圆形、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疹,表面附有少许糠秕状鳞屑。皮损中央趋向消退呈黄褐色。少数病例可有水疱、脓包、风团、苔藓样变、紫癜以及严重的瘙痒。
2.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躯干部的皮损长轴与肋骨平行。
3.常先发一母斑,类似皮疹陆续成批发出。
4.少数患者可伴低热、全身不适、食欲缺乏、咽痛、头痛及淋巴结肿大等。
5.病程有自限性,通常不复发。
三、鉴别诊断
1.体癖 皮损为炎症性红色环形或钱币状斑片,表面可有细薄的鳞屑,边界清楚,略隆起。查真菌阳性。
2.脂溢性皮炎 红斑表面有油腻性鳞屑,好发于头皮、耳、胸、背部等。
3.花斑癖 皮疹形态及发病部位有时与玫瑰糠疹相似,但查真菌阳性。
4.银屑病 皮损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片,表面有鳞屑,刮之有点状出血。
四、治疗
1.治疗原则明确诊断后,治疗以对症为主,适当的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有一种玫瑰糠疹样的皮疹,它可能是对卡托普利、砷剂、金制剂、铋剂、可乐定、甲氧丙嗪、盐酸曲吡那敏或巴比土酸盐的过敏反应。再加上过敏因素要除去和避免。
2.基本治疗 局部用止痒安抚剂、糖皮质激素霜,全身治疗给予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重症)。
3.治疗措施
(1)抗组胺类以及维生素类药物口服。
(2)尽量不用激素,但皮损伴有紫瘢、瘙痒显著或皮损泛发者可短期应用泼尼松,20~30mg/d,以后逐渐减量。
(3)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霜。
(4)可用红斑量或亚红斑量紫外线照射。
(5)中药内服。
(6)全身治疗:内服抗组胺药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重症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严重的水疱型病例可用氨苯砜50mg,每日2次。
(7)紫外线治疗:皮损顽固或泛发者,可用红斑量或亚红斑量的紫外线分区交替照射,2~3d1次,照射3~5次,引起轻度红斑反应,常可使皮疹消退,但炎症明显或有渗液者禁用。
(8)氦氖激光照射:功率8~25mW,每区照射5~10min,剂量为119~178J/cm2,1/d,10次为1个疗程。
(9)皮下注射氧气疗法:在肩胛下部皮下注射氧气,每3d1次,首次100ml,以后每次增加50ml,最多每次400ml,10次为1个疗程。
(10)局部治疗:可用润滑剂、炉甘石洗剂、5%硫磺乳剂或糖皮质激素霜。
五、疗效评价
1.糖皮质激素/润肤剂/抗组胺药 某学者报道,他根据自己治疗玫瑰糠疹经验,发现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润肤剂及口服抗组胺药治疗玫瑰糠疹,三者均有一定优势。
2.光疗 某学者报道,17例泛发性玫瑰糠疹患者,身体一侧用最小红斑量UVB治疗10d,身体另一侧1焦耳UVA治疗作为对照。结果发现用UVB治疗一侧除瘙痒外,17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某学者报道,20例有症状的泛发性玫瑰糠疹患者用UVB光疗治疗,采用双向对照研究,患者身体左侧为对照。经过连续5d最小红斑剂量UVB光疗,50%患者临床症状和主观症状(如瘙痒)得到明显改善。
3.糖皮质激素 某学者回顾性报道,368例患者、其中29例患者自述严重瘙痒,口服泼尼松龙应慎用,因有报道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加重病情。
某学者报道,18例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玫瑰糠疹,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越大,时间越长,病情恶化越明显。
4.红霉素 某学者报道,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成年人口服红霉素250mg,每日1次,儿童口服红霉素25~40mg/kg分4次口服,用药2周。相比对照组。治疗组中73%患者改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