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翅果蝇的发生与防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斑翅果蝇的发生与防治 蠕虫虱子属于双科水虱子(1931年),属于双叶海棠科。该果蝇最早1916年在日本山梨县草莓果园中发现,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夏威夷定殖。近年来, 该果蝇传入美国大陆、加拿大以及欧洲地区, 并在当地迅速扩散。斑翅果蝇寄主广泛, 可为害草莓、蓝莓、苹果、枇杷、猕猴桃以及无花果等60多种水果。与其他果蝇不同的是, 该果蝇可将卵产于成熟、未成熟果实, 并在其中孵化、取食为害, 斑翅果蝇危害日益受到EPPO、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等有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 先后发布预警或将其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目前, 国内有关斑翅果蝇文献仅限于局部地区发生和田间诱捕技术研究报道, 未见生物学特性方面内容。国外现有相关报道不多, 少数涉及到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较为零散, 未见相关产卵以及发育特性等方面系统研究。作者于近期对该果蝇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寄生虫的来源 供试斑翅果蝇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CSD) 提供, 隔离饲养于实验室内供试。 1.2 实验方法 1.2.1 玻璃缸下蛹的观察 室内收集蛹, 观察并记录其羽化情况。将蛹置于直径为12 cm, 高为9 cm圆形玻璃缸中, 每一玻璃缸中放入蛹150头。每2 h观察1次。当观察到蛹即将羽化时, 取出10头即将羽化的蛹, 观察其破蛹、展翅及体壁、色斑的变化情况。成虫羽化后, 继续观察其活动及取食情况。每一处理重复3次。 1.2.2 人工饲料的配制 实验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 实验温度分别为16℃、19℃、22℃、25℃、28℃, 误差范围为±0.5℃;相对湿度65%, 误差范围为±5%。光照时间为8:00~17:00。以有补充营养和无补充营养两种方法饲养果蝇成虫。有补充营养的养虫瓶内放入1小杯水和1小块人工饲料供果蝇取食;无补充营养的养虫瓶内只放入1小杯水。放入养虫瓶内的水和人工饲料, 每2d更换1次。每日观察1次。每一处理观察虫数不少于30头。 人工饲料配制方法:在锅中加入1000 m L水, 煮沸后加入50 g玉米颗粒, 煮至无颗粒残渣;加入4 g琼脂、110 g红糖, 蒸煮搅拌45 min;加入25 g酵母粉, 蒸煮搅拌1 h (期间加水定容至1000m L) ;冷却至60~70℃, 加入5 m L丙酸, 将培养基倒入养虫管, 置4℃以下冰箱内储存 (下同) 。 1.2.3 调查养虫管路成虫的饲养管情况 将性已成熟但未交过尾的雌雄成虫各1头放入盛有人工饲料的饲养管中进行观察, 每2h观察1次, 统计养虫管内成虫交配、产卵等情况。每一养虫管放入1对成虫。重复不少于30次。 1.2.4 养虫管的饲养 实验条件同1.2.2。将斑翅果蝇成虫雌雄配对, 放入盛有人工饲料的养虫管中, 然后将养虫管分别放入16℃、19℃、22℃、25℃和28℃温度下饲养, 每日检查养虫管中的卵粒数, 同时更换新盛有人工饲料的养虫管让其取食和产卵。每一养虫管内放入1对成虫。每一处理重复不少于26次。 1.2.5 人工养虫管的饲养 将斑翅果蝇卵接种到人工饲料内饲养。将卵转接于人工培养基表面, 然后将养虫管分别放入设置为16℃、19℃、22℃、25℃和28℃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 每日1次 (卵期每2h 1次) , 观察各种温度处理下斑翅果蝇的发育情况。每一饲养管接种卵1粒。接种卵粒重复数不少于50次。 1.3 温度对斑翅果蝇成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根据不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发育速率, 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为发育起点温度 (℃) ;K为有效积温 (日·度) ;T为处理温度 (℃) ;V为发育速率;n为温度处理组数。 温度对斑翅果蝇成虫寿命、产卵、发育历期影响的显著性检验采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检验。发育历期与温度的关系采用下列直线方程进行拟合。 式中:N为发育历期 (d) ;T为温度 (℃) ;a为回归常数;b为回归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 2.1.1 成虫体、前体及染色体 成虫羽化时, 以头部顶破蛹壳顶端, 从裂缝中钻出。斑翅果蝇雌、雄比例为0.94:1。30头果蝇统计结果表明, 成虫破蛹和展翅时间分别为3~48 s (11.43±1.79 s) 和12~56 min (30.90±1.96 min) 。刚羽化成虫体壁柔软, 全身色淡, 之后体壁逐渐变硬并暗化, 经约1 h后体色即变为正常色, 再经1d左右形成稳定色斑。该虫绝大多数在白天羽化, 6~18点羽化百分率达80.17%, 其中6~8点羽化最盛, 占全天的42.26% (图1) 。在实验室里, 只要光照充足, 成虫全天均能取食。 2.1.2 有补充营养时成虫寿命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 无补充营养时16℃饲养的雌、雄虫平均寿命分别为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