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第三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尔夫音乐教育Orff Music Education第三章 奥尔夫动作训练 奥尔夫动作训练概述01指挥和声势的动作节奏训练0203CONTENT律动和舞蹈的动作节奏训练04戏剧和游戏的动作节奏训练 奥尔夫动作训练概述01 第一节 奥尔夫动作训练概述让幼儿用身体的动作表现音乐的节拍和律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动作训练的内容,这种形式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那么,奥尔夫动作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教学内容有哪些?又该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呢? 第一节 奥尔夫动作训练概述一 动作训练的内涵及目的动作训练的目的动作训练的内涵 加强对音乐的感受训练节奏感发展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听力和反应力促进身心平衡动作训练的目的 第一节 奥尔夫动作训练概述指挥声势律动舞蹈戏剧游戏二 动作训练的教学内容 动作游戏《走与跑的转换练习》一、教学目标1.训练幼儿的节奏感,体验游戏的乐趣。2.在游戏中让幼儿反复体验开始和停止的特点。二、教学准备1.活动场地。2.非洲鼓。三、教学过程1.师生共同随意站在场地的不同位置。2.教师示范节奏型走( X )和跑( XX )停(0)并说明游戏玩法。3.幼儿根据听到的不同鼓声,做出相应的走和跑的动作,可以是同一方向,也可以是向后转或者其他方向。 4.教师随机变换走与跑的不同节奏型,变换节奏和速度,幼儿按照鼓声变换动作。5.教师和幼儿变换角色,鼓励幼儿做指挥者。四、教学指导走与跑是人类最基本、最简单、最原始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走出不同的队形和路线,比如蛇形、圆形、之字形等。五、教学小结该游戏练习的关键点在于要让幼儿“走起来”,因为走是最基本的,它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有关,走是本能的,走就是节奏。 指挥和声势的动作节奏训练02 第二节 指挥和声势的动作节奏训练一 指挥动作训练指挥动作分解指挥动作要领 指挥动作分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 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指挥动作分解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 ① 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② 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 指挥动作分解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① 第一拍强拍,两手应保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② 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③ 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 第二节 指挥和声势的动作节奏训练声势教学的优势声势的记谱方法节奏回声节奏造句节奏接龙二 声势教学 身体打击乐的三个元素音色节奏身体协调 身体打击乐包含的教学内容身体与动作认知空间时间距离感的训练听力训练反应训练音色的探索节奏训练 认知游戏《熟悉身体部位的游戏》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创作能力。2.指导幼儿学习处理人际关系。3.指导幼儿对身体部位认知。二、教学准备1.活动场地。2.非洲鼓。三、教学过程1.师生共同随意站在场地的不同位置。2.教师击鼓,幼儿跟着鼓点走。3.教师说明游戏规则,鼓停时幼儿要按照教师的口令要求做出动作。 认知游戏《熟悉身体部位的游戏》4.按教师口令,幼儿自由结合(两人或三人结合)用身体某个部位组成一个造型(如:膝盖和头,屁股和腰),并让幼儿为自己创编的造型起名字。5.教师和幼儿变换角色,鼓励幼儿做指挥者。四、教学指导通过身体动作,我们可以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距离。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严谨,要思考如何引导幼儿把造型做好看,要明确地指出身体部位。五、教学小结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合作游戏的第一要义是感受他人的存在。 声势的记谱方法 节奏回声节奏回声又称节奏模仿,是指教师拍一种节奏型,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节拍通常是从四拍子开始逐渐过渡到三拍子。节奏开始是四分音符开始过渡到八 分音符,再到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为避免单调,逐步加人四分或八分休止符等。长度一般是一两小节。 节奏造句方法一:教师准备若干组声势节奏型(每组均为三拍或四拍)。教师出示

文档评论(0)

155****24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